摘 要:现代教育提倡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业情绪。学生的学业情绪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消极学业情绪比较严重,因此如何解决控制“学困生”的消极学业情绪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特点,提出了调节“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策略,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
引言
语文是初中课程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业情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与学习有关的各类情绪体验,不只是获得学业结果时的情绪还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业情绪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绩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学困生”的学业情绪,找出影响“学困生”学业情绪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学生的学业情绪,对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特点
初中语文“学困生”在学习不同任务时所表现的情绪也是不同的,他们对于口语表达和应用更为喜爱,而对写作和阅读则存在着消极的学业情绪。他们在考试前所表现的情绪比较消极,出现沮丧、焦虑等学业情绪,而且随着年级的不同,他们的情绪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刚入学时,“学困生”会表现出高兴、希望、满足等乐观的学业情绪;而随着学业的深入,则表现为焦虑、无助等消极的学业情绪;男生的学业情绪不及女生深刻,一般表现为积极的态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优生”经常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学困生”则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很少或者是从不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回答同一问题时,“学优生”的回答更为简练准确,而“学困生”则表现有所不足。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他们在回答对问题后都能够表现出积极的学业情绪;但回答错误后,“学困生”表现为沮丧、愧疚,而“学优生”则能够接受表现平静面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偏向于让积极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在课下活动中,“学困生”则表现的更为积极,比较喜欢室外活动。
二、影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因素
影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他们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学习发展能力、学习行为能力、成绩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掌握接近目标几个方面。成绩目标和学习效能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在接近目标的可能性越大时,他们的积极性就越高,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会获得良好的学业情绪;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效率越低,他们的学业情绪就越消极,良好的学习发展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情绪向积极方面发展。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外部因素主要有考试成绩、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几大因素,学生的个体不同,同一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他们的学业情绪还受情境、地点、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的情绪高涨,则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家庭氛围及家长语文素养和父母的和谐程度都会对学生的学业情绪产生影响。
三、调节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学生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外,在家庭中活动的时间最长,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引导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看完电影或者外出活动后进行总结和表述,写出相关的体会;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多阅读书籍、报刊,与孩子分享他们感兴趣的故事或者新闻,以此来提升“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
初中的语文教师可以设立针对“学困生”的辅导组织,对他们进行辅导,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咨询。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多对“学困生”进行提问,当他们回答正确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培养,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来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让他们形成互相帮助,积极进取的良好的情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辅助提升“学困生”,并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评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辅导方案,增强他们的积极学业情绪,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3.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兴趣,带动“学困生”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还要多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计划,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的个性,找出“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带动他们主动进行语文学习。
结语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与革新,初中的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学困生”的数量,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对语文的运用能力,明确学业情绪对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娟.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2-3.
[2] 方春波.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点滴谈[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194-194.
[3] 张大兴.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讨论[J].教育界,2014,(28):188-188.
[4] 贺仕莲.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J].山海经(故事),2016,(1):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