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工民建筑工程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建设项目日渐增多,且很多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不断开展。工民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在自然、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工程质量常受影响,致使工程整体效益下降。对此,本文对工民建筑的施工管理的措施、创新技术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伤技术
1、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程度不断提升,工民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一般而言,现阶段工民建筑大多有较大规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有较大难度和复杂性,常有一些质量问题出,使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对此,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并积极将创新技术引入,以使工民建筑施工质量得以提升。
2、工民建筑工作施工管理要点
2.1强化安全管理
具体来说,工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需注重以下原则的坚持:第一,全员性。整个施工过程中均应有安全职责贯穿,施工单位应该确保每一个施工现场的工人都对安全生产有正确认识,并对全员管理的安全生产机制进行构建,使施工现场的每个人都有安全施工的意识和责任[1]。第二,优先性。建筑工程施工应该将把安全生产放到首要位置,始终对安全第一的理念进行坚持,尤其要注重杜绝因赶进度盲目加快施工进度的现象,施工效益的追求不能靠降低安全、质量进行。第三,预防性。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可预防性,通过规范生产制度制定、强化管理、规范施工等措施来对安全问题的发生进行预防。
2.2强化材料与设备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施工所需材料,需注重采购、运输、存储等多个环节的管理,确保所有操作都与设计要求相符,尤其是对材料进行应用时,需仔细对材料的种类、型号、质量进行核对,确保其符合于施工设计,进而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对于施工设备,需注重两方面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展开相应的安装于调试工作,性能较差的设备不可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对设备进行应用前,需再次展开检查工作,以确保设备能够顺利、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完成设备的使用后,应该定期展开检查,尤其需注重运行异常状况的观察,并及时施予检修措施,使因设备运行异常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得到避免。
2.3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工民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而言,施工现场监督是对隐患进行清除的重要手段,可使质量问题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在工民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2]。对此,相关工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应该对现场监督的工作进行强化,巡回进行专业性、定期或不定期性的检查,通过班组自主检查、工作交接检查等来对各个环节展开全面检查,以使施工质量问题被及时发现与消除。同时,施工现场监督工作需对专门的跟踪管理、监理人员进行设置,一天的施工完成后,上述人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与验收,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若无法及时做到,要求其对整改计划进行制定,质量问题未消除前,需注重防范措施的实施,如果质量问题有危及人身安全的可能性,需进行停工处理。
3、工民建筑工程创新技术
3.1环保技术
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在对工民建筑整体质量进行评估时,逐渐强调节能减排。因此,在对工民建筑展开施工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对环保意识进行提升,将相应的环保技术引入其中,使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不断提升工民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节能减排功能。
3.2监理技术
在工民建筑施工管理中,通过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可对施工全局展开高效性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因此,对工民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开展时,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对监理技术进行创新,规范管理,以使管理工作有效性提升,从而使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3.3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促进了自动化、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基于此,工民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不断对以往完全依赖于人力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其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管理工作,使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信息技术的引入及运用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相关建筑企业积极对施工管理人员展开培训,使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能够合理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工作中。
4、结语
总之,近年来,人们对工民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日渐提升,而在施工操作、施工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之下,工民建筑工程时有质量问题发生。对于,相关工民建筑施工单位需不断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加大对施工安全、施工材料与设备、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并积极引入创新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以使工民建筑施工质量提升,从而使工民建筑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工民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8092-8093.
[2]朱金锋,高忠.工民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1945-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