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价值、问题及其对策

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价值、问题及其对策

作 者:于 尧 (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30012)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公民利用网络参与反腐活动已经成为了保障政府纯洁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却普遍存在众多因素阻碍着公民网络反腐的参与性与有效性。因此,本文便是主要着力与研究公民参与网络反腐所存在的意义与实际性问题,以期能在提出具体实践性措施的同时,为我国网络反腐活动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公民;网络反腐;价值;问题;对策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之于人们生产生活而言发挥着日益独特的作用。其不仅能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更能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一个更为便捷有效的平台。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更多的网民乐于也敢于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举报、批判反腐行为,从而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给予了最为有力的社会力量。
一、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价值分析
所谓网络反腐主要是指公民通过现有的网络信息平台来针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与对权利的拘束。究其根本价值而言,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我国作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大国,始终坚持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反腐,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切实把握了公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政府纯洁性。我国政府作为一个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优秀政府,仅有着力于发展网络反腐,才能不断增强政府的行政能力与大众认可度,从而为我国政府威信力的建设给予切实保障。
二、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网络法律制度不健全
虽然,虽然就目前而言,网络反腐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与认可,但是我国就网络反腐方面的制度建设仍然还有所缺乏。如果没有系统的法律制度为公民的网络反腐给予制度保障与法律拘束,必定会致使网络谣言、诽谤等非法行为的屡屡发生,甚至还会出现清官被举报而贪腐官员逍遥法外的现象[1]。因此,仅有着力于加强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才能更为有效的规范公民网络反腐行为,使得其能更为切实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其次,网络技术有待加强。虽然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就网络反腐信息平台的构建而言,仍然存在众多技术性因素阻碍着整个平台的有效运作。其主要表现为:由于每一个网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进而致使虚假信息、不健康言论在网络平台中频繁出现,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缺乏,致使这一部分不法信息无法被及时辨别、屏蔽、删除。因此,仅有着力于加强网络技术才能为公民网络反腐提供一个更为优秀的平台。最后,网名素质较差。其实就目前的网络环境而言,我们并不难以发现我国网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还不够深入,进而为网民素质降低的问题埋下了隐患。面对虚拟的网络环境,众多网民早已丧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得网络反腐监督并不能发挥出其真实的作用。因此,这便要求有关部门应当着力于提升我国网民的整体素质,从而为网络反腐创造出更为有利的公民素质基础。
三、公民有效参与网络反腐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制度规范
法律制度具有权威性、稳定性以及规范性的基本特性,因此,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必须着力于加强网络反腐的制度规范,其具体措施主要在于:一方面,政府应当着力于建设官方网站,增强政府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从而在切实保障公民政务知情权的同时,为公民参与网络反腐提供了一个更为官方、更为规范的平台[2]。另一方面,健全对于举报人的保护制度。随着网络实名制的贯彻落实,公民在参与网络反腐斗争的同时很有可能遭受到网络攻击。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就具体问题采取最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逐步完善公民网络反腐的参与机制,进而逐步推动网络反腐的发展进程。
(二)着力于技术创新
正如前文所述,在我国网络反腐的进程中普遍遭受到了技术性瓶颈。而笔者在经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后,将具体解决措施归纳如下:一方面,不断拓展网络反腐技术的具体形式与范围,使得每一位公民都能轻易地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反腐斗争。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利用技术创新来发掘更有价值的具体信息。逐步加强对于网络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从而有效发掘公民的举报信息,为政府的廉洁程度给予一定的技术保障。
(三)加强宣传教育
仅有着力于加强针对网名的宣传教育才能杜绝网络谣言的产生,才能有效规范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具体行为。究其主要措施一般在于:通过网络宣传或是发放传单的形式使得大多数公民能够就个人的网络素质引起最为充分的重视,更能使得每一位公民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有效发挥自身的网络监督权利。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公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反腐斗争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新潮流”,而本文主要认为仅有着力于加强制度规范、技术创新、宣传教育才能使得网络反腐迸发出新的源泉与动力。

参考文献
[1]舒娅. 论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 湘潮月刊, 2015(12):21-22.
[2]张铮, 凌争. 网络反腐:意义、问题与改进路径——基于网络反腐流程的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 2015(2):11-11.
作者简介
于尧(1991—),男,汉族,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