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感受与欣赏"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青少年音乐兴趣、开阔艺术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感受能力是各个领域音乐学习的基础,歌唱、演奏和创造等音乐学习都离不开听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众所周知,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学习欣赏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识谱唱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乐器进课堂是学生进行感受和欣赏音乐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课堂乐器为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的了解音符,感知音乐,提供了很重要的作用。
课堂乐器的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我把课堂乐器的教学和理解感受音乐的教学进行了紧密地结合。下面我就课堂乐器教学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和欣赏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教学实践做以下简要论述。
一、利用课堂乐器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在上第一节竖笛课的时候,我注意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来数一数竖笛上都有几个小孔,学生们很快的都数出了一、二、三、四、五、六,我就让学生们把自己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伸出来,分别左手上右手下的形式放在竖笛上。分别吹出1、2、3、4、5、6、7。我有意识的先让学生和我一起练习简单的音阶。从音阶到长音的练习,到后来我指那个音学生就吹哪个音。慢慢的,我就找一些学生们学过的简短的小歌曲来联系。练之前先不告诉学生我们练习的是什么,慢慢的把练习的长音加快速度就有学生听出来:老师,我们吹的是不是《小星星》。我就说:孩子们,学竖笛难不难,"太简单了"孩子们一片欢笑。
通过这样的几次活动学生们不但了解了竖笛,而且喜欢上了这个小小的乐器,我就把平日训练的小练习曲写在黑板上,慢慢的学生对音乐小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关于音的高低、长短和节奏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的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好品质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斯基指出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教育家,而是先要培养人"。新版教材的音乐作品,亦唱亦跳亦奏。乐器教学往往是先集体学习,再个体展示。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有认真学习就会影响整体的美感。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认真听讲,不被淘汰出局,而形成了竞争意识。各组之间就会相互协作来达到共同目标。所有的活动都需要同学之间的配合做到整体的标准。
在学习歌曲《法国号》时,我就把本课的最后五分钟设计成了音乐游戏的形式,所以,我就会班全班的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音乐表演展示,有伴奏的,有演奏的,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教室里一片欢腾。由于不同的角色,而且角色之间可以互换,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开展小组活动展示时,这都是音乐教学中长期进行律动教学的成果。他们自己设计情节动作,着意创造最佳效果。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太喜欢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及时的多加表扬、鼓励,以培养他们大胆展示的兴趣,发掘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经常参加排练、集体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许多独生子女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的缺点,教育了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的好品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课中有许多适合学生演奏的音乐片段。如在五年级欣赏的《森林畅想曲》时,主体旋律欣赏的清新流畅,朗朗上口,欣赏完音乐以后,我就启发学生:这么优美的旋律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也像音乐家那样把它展现出来那,那个同学先试一试,经我这么一说,学生们跃跃欲试,我就趁热打铁,三分钟练习时间,看看哪个组可以把主题旋律演奏下来。三分钟后,学生们就完成了作品的演奏。"好,小小演奏会,现在开始"。我就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乐器、笔、铅笔盒、手来四人一组,必须有演奏的、还可以有跳的、击掌,把音乐演奏出来,看看哪个小组表演得好。
第二节课时,我就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一组用快速演奏来表现作品,一组用慢速演奏表现作品,一种用原速度来表现作品,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讲一下,本组演奏表现的的怎么样。通过此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了解。让每个学生能够体验活动的快乐,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用乐器表现音乐的含义,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气质
课堂乐器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与体育活动有着异曲同工的功效。乐器是通过有节奏的呼吸,而且手脑并用的相互配合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手指关节的灵活性、协调性、起到活络筋骨,呼吸运气通畅,肺活量增加,通过一定量的乐器使用,很容易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通过随音乐有节奏的活动,将身体锻炼、动作协调、艺术气质有机的融为一体,达到欣赏音乐和运动的有机结合,比起单纯的体育锻炼更适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深受学生喜爱,也更适合儿童爱动的生理条件。
学生学习课堂乐器,不仅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集体配合团结协作的能力,还能锻炼协调手眼脑的配合能力,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自信、更健康活泼。在音乐课改实践中,课堂乐器的使用让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受益匪浅,课堂乐器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中,在"动中学、学中动",课堂乐器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乐器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催化作用。它不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心灵,增强体质,对树立正确人生观及提高学生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