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不良的工作常态环境,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不良状况。主要表现有:身体疾病、压郁、偏执、人际敏感、敌意、强迫症状、忧虑、恐惧、精神病等等。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不良, 但不应该自暴自弃,应该学会从端正认知、调适情感、改变行为等方面自我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调理
目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教学成果。对于农村薄弱学校,家长都是把教学质量不理想直接归咎于学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也将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于教师。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不良工作常态环境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从整体上看,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表现主要有:身体疾病、压郁、偏执、人际敏感、敌意、强迫症状、忧虑、恐惧、精神病等。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是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每周上课的课时在16节以上。
2、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升学考试、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是课后家庭教育缺位。农村家庭教育不足,甚至严重缺位。农村学生的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精神能力等方面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配合老师进行课后教学。家庭教育的缺位,增加了老师的心理压力。
4、教育对象的变化,现在农村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学生往往个性十足,娇生惯养,自私自利。加上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冷漠、固执、孤僻等。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也是教师所要特别关心的,这些增加了老师的心理负担。
5、家长对老师的期望值变高。农村家庭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教育方式、方法只会一味看重孩子的分数,对学校、老师的教育不配合,使老师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农村薄弱学校老师的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不良, 但不应该自暴自弃,应该学会自我调理。那么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如何自我调理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正确的认识自我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认识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种心态对调理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调理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就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3.换个角度想问题
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教师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比如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其实,教师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要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2.合理发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发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教师如果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学校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写作、画画等等,是一个好方法。另外,教师应努力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人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人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人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于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忧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忧虑就容易产生。当教师觉得他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有效而且合适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忧虑就会减少。通过角色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忧虑。
2.个别或集体讨论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心理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
3.坚持锻炼身体
坚持锻炼身体,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调理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4.寻求专业帮助
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调理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对调理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要改变心理健康不良状况,必须从端正认知、调适情感、改变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