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组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小组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作 者:于梅娥 (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镇初级中学 264515)

班级管理中仅靠班主任的“和蔼”、“亲切”、“宽容”……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这些都是教育学生的方法,但不是根本方法。解决学生行为问题的最好方法,还是要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如何让学生的自我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我们班级采取了小组式的管理模式,效果较好。
新的班级刚组成不久,我便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办事拖拉,二是集体荣誉感不强,三是诚信度低,四是自制力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组班级学生间不团结,班级凝聚力不高,另一方面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不好,不能限时做事,还有就是意志薄弱。解决这些问题但靠班主任单打独斗和每名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收效甚微的。必须要让学生彼此管理,互相监督共同发展。而小组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则有这样的妙处。具体操作如下:
一、分组
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是实施小组管理模式的基础。我是采取这样的划分方法:四人一组,全班共分八组,每组按成绩设为A、B、B、C,座位安排为如左图这样的方式。 职责分工是:组长一名是每个小组的组织管理者,副组长一名主要是协助组长工作,还有记录员一名主要在组长的授意下负责记录本组管理中一些情况,再设小组文化建设员一名。那么小组划分好后相应的本班的卫生任务也分为八个项目。在分组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适当的征求学生的意见进行微调。值得一提的是分组前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从中筛出问题学生、单亲学生等特殊生,不能把他们划分在一个小组。容易形成不良的小团体。
二、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成立后,快速地将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的好方法就是小组文化的营建。我在这方面主要实施了以下措施。
1.定口号。分析本组的情况,结合学校的十习惯培养活动提出本组口号,比如,组内成员办事拖拉的小组可以提出“限时做事的口号”,书写较差的组可以以“认真书写是一种美德”为口号。然后把口号制成卡片贴在桌角,时刻地鞭策自己。
2.优环境。小组成员捐出一盆花,摆在桌子中央。组长委托专人照顾,既赏心悦目又可培养学生很多优秀的品质。
3.起美名。教室的后黑板划分为八个区域,每个小组一个板块,大家商量给自己的阵地起个美名,课堂上可以用它来板演习题,合作学习,课后可以用来表扬本组的好人好事等等。
三、运行方法
1.小组长培训——明确职责,掌握方法。
在班会的时间集中培训。利用《小组式班级管理模式小组长职责表》速成。表中包括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内容,对小组长的职责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培训方式先由班主任解读,再小组长互相交流,准备开好自己的组会。
2.各小组会议——明确分工,制定组规。
各组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本组的组规,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这些惩罚措施是有弹性的。班主任参与其中指导完善。
附某组惩戒通知单一份
惩戒通知单
  某某同学:今天集会时你大声说话,不仅有损本组的威信也影响了班级的整体形象。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组规第十条,为使你进一步认识自己的错误。请在下面的惩戒方式中选择一条。
  (1)写一份违纪时的心理活动书,在班级中宣读。
  (2)擦黑板两天,强化认识。
  (3)在大家学习很累的时候为大家表演个节目。
  (4)做一件能为班级挽回荣誉的事情,比如经常在教室外主动的捡拾废纸等。
  (5)在你的日常考核中扣掉5学分。
                                    年      月      日
3.主题班会——轮流主持,全员参与。
各小组轮流主持一次主题班会,这样可以增加班级的向心力。有效地防止各小组游离在班集体之外。
4.定时评价——评先选优,鼓励引导。
在每周一班会的时间,各组开会结合记录员的记录,对本组上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然后小组长在班级交流。班主任进行点评,与小组间的互评交替进行。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生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奖惩分明。一段时间下来,班级的整体风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办事雷厉风行的习惯也初步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