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路径
作 者:徐 静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大
中
小
本文系:日照市社科联专项研究项课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现状及对策研究”(2024-241)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摘要:自媒体时代,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覆盖范围,正深刻重塑信息传播格局。在此背景下,信息传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与碎片化特征。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凭借其低门槛与高互动性,颠覆了传统媒体主导的信息源格局,推动形成“人人皆媒体”的现象。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得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全球各地获取海量信息。然而,这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与真伪难以辨识的挑战。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现实路径
引言
网络舆论在自媒体时代以快速传播与广泛覆盖的特性,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这一场域既是正能量的汇聚之地,亦可能成为负面情绪滋生的土壤。大学生作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群体,极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引导与影响。故而,在自媒体背景下,如何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实现理性的个人表达,已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核心议题。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分析
(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与碎片化
现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与碎片化趋势显著,大学生每日接触的信息量高达数百条,覆盖多个渠道。这一现象虽然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但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的问题,使得深度理解变得困难。以微博为代表的“短平快”传播模式鲜明地体现了信息碎片化的特性,其高效传播方式往往使内容停留于表面层次。同时,这种多元化与碎片化的发展态势加剧了大学生在意识形态认同上的困惑,使得他们面对真假信息时难以作出准确判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借鉴“把关人”理论,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视。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筛选和过滤信息,有效识别信息的真伪。同时,利用自媒体平台这一新兴传播工具,创新性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使其能够更贴近年轻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兴趣点。此外,还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辨别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形成科学的信息消费习惯,从而在海量信息中把握核心价值,提升自身素养。
(二)价值观碰撞与选择的复杂性
当前,大学生面对着价值观的碰撞与选择的复杂性。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在浏览自媒体内容时接触到相悖的信息,这已成为一种常态现象。这一情况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挑战,并可能影响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信息生态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虽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但也带来了相应的困惑。?大学生需要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进行理性的分析。这可以通过收集和比较多方资料、对比不同观点、运用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来实现,从而形成独立的判断。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出更加成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同时,高校和社会层面应当加强对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通过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认同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时,发现群体内部存在显著分层。一方面,约30%的学生高度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参与思政活动,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约25%的学生认同度较低,受自媒体多元信息影响,可能质疑传统价值观,关注个人利益和短期目标。差异性可借鉴社会认同理论,个体通过归类于社会群体获得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信息冲击和群体归属选择,融入主流群体者价值观更稳定,游离者易受非主流思潮影响。差异性还受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认同。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路径探索
(一)优化顶层设计,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建立新型传播平台,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确保党的声音广泛传播。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关键意识形态阵地,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整合各类资源,协同各相关部门,革新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规划,加强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协调与跨部门合作,构建高效能的工作机制。此外,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促进校园媒体与商业媒体的互动,深挖优质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舆论空间的互联互通。
(二)厚植网络素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阐释力度
当前,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战场,网络对抗与地缘政治博弈深度交织,网信领域的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高校需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体的网络素养与专业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以应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在诸多场合中可能面临的失语、失踪、失声等挑战。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下,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现实的现象,为西方意识形态抢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提供了机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在于实现思想掌握群众,话语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工具。若话语晦涩难懂或存在偏见,将限制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理论掌握不系统、忽视意识形态作用以及话语表达不贴近实际等,均会削弱理论的现实解释力。
总结
在自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探索成为剖析社会现象、预判未来趋势的关键视角。这一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旨在深入理解自媒体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认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无限机遇,而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认同则成为当前的核心关注点。?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它不仅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还深受外部环境的塑造。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色不可或缺,它们共同构成了支持大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形态认同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俊.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难点及突破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1):116-118.
[2]董玲莉,刘二平.自媒体时代构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研究[J].成才,2024,(03):127-129.
[3]李嘉鑫.自媒体时代高职高专院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J].大学,2023,(27):129-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