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 者:赵 臻
(烟台市福山区河滨路小学,山东 烟台 2655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应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保证学生思维活跃,并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作文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然而,在新课程下,小学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却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造成学生作文水平难以获得提高。于是,小学语文教师便应积极创新展开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为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思考了创新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作文教学
小学生正值接受启蒙教育的阶段,学好语文可以为学习其他学科铺垫好,足可见其重要性。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师应加大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确新课标中关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政策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以构建良好的语文作文教学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强化课堂讨论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通常就是教师先讲明作文要求,并简单解析作文题目,并引导学生开始自主构思写作[3]。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时,习惯于采用理论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指导,而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相对乏味,且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便应认识到该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可以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彼此讨论的过程中启发、调动写作灵感。比如,在写作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时,教师便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话题“传统节日”,让其围绕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具体的喜欢理由、在这个传统节日中有无出现过什么趣味性的或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等进行讨论。在彼此交流讨论的时候,便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其开始产生关于“最喜欢传统节日”的一些灵感,并获得相应的素材,进而充实学生的作文内容,提升他们的写作质量,让其作文更流畅、更自然。因此,可以看出,在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教学各环节中,教师要着力发挥自身的教学引领作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元素,并将其作为写作资源传授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帮助学生写出内涵丰富、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作文。
二、联系生活实际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小学教师还要联系上学生平时的生活,不断地开拓、深入挖掘学生更广阔、更新的作文思路、写作空间,并以此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实践中的人、物以及事件,并展开思考活动,进而调动他们的写作灵感[4]。其实每个学生往往会拥有不一样的写作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水平层次各异的学生均可以提高、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此外,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找到作文的灵感。从平日里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当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体悟,并且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后,便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文笔流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过程中去,进而提升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初春来临之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加入春游活动,让其感受春天的气息,找到春天的足迹,并引导学生在圆满结束春游活动后,撰写一篇关于自己亲身经历的“春游”作文,以培养体面观察思考事物的能力,并从这种亲身体验中来锻炼、提高他们的写作质量、水平。
三、引导知识经验积累
实际上,写作就是一个向外输出知识的过程,而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学生进行语文作文写作离不开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实际生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平台。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去生活中寻找写作对象,并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听到过、看到过、经历过的事件用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表达出来,以此帮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写作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从而为学生写作出高质量作文奠定坚实基础。然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仅仅从书本上输入知识无疑是不够的,部分作文尚需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切体验。如在《成长的烦恼》作文练习中,便需学生对成长经历产生深刻的体验,倘若教师将《成长的烦恼》系列的作文题目安排给低年级学生便明显不妥,主要就是他们没有写这篇作文的体验,也就是生活经验。而关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便需教师与家长通力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能力,能够建议家长多和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增长他们的见识,让其从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成长经验,注意随时随地积累作文的素材。
四、引进课外作文教学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均表现出模板化、与生活脱离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他们欠缺实践经验,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书写他们并未真正接触过的东西,让其只好被迫照搬、模仿。所以,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应引进课外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相关的情感,例如,教师让学生以题目“热闹的菜市场”写出一篇作文,但很多学生没有去菜场中买过菜,因此也不知道菜市场是什么样的,即让其不能根据亲身实践感受来进行写作,仅可参考借鉴范文又或单凭个人想象来描绘与实际脱节的“菜市场”。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放假的时候更父母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在买菜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观察菜市场的布局等,从而让作文能够更加真实。如此这样,结合课外作文实践活动,便能够及时转变学生下笔难的状况,让其写出来更生动更有内涵的作文。
总之,在小学阶段,做好作文教学至关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针对作文教学现状,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崭新的教学思路、方法来创新组织作文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丽.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1):59.
[2]王成.论小学语文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07):110-111.
[3]王延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7):36-37.
[4]刘佳茜.漫谈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上),2019(0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