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语法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 者:周也又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大
中
小
摘 要:语法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在开展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词汇、短语、常用虚词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其应用方法,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化的教学服务。但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逐渐忽略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关语法教学的措施也随之淡化出了语文课堂。本文阐述,语法教学对推动初中语文教学高质量展开有着重要意义,并将在下文中以语法教学的实际应用案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关键词:语法教学;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在开展语法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初中语文课堂上,影响语法教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首先是学生自身的语言习惯,国语是学生的母语,是从会说话开始就一直使用的语言体系,在学生上小学正式接触语文这门学科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语言习惯,在小学阶段受过系统的语文教育后,这种语言习惯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到了初中,还是能从学生的表现中看出一些不同的影子。语言教学就是要以正规的语言体系来对学生语言中的个人色彩产生影响,保留其中有益的一部分,摒弃其中不利的部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语言体系;其次,教师的目标因素。教师的教学目标对初中语法教学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将教学目标放在传递语言知识上,那么语法的运用就会占据语言教学的主要地位;相反,如果教师将教学目标放在如何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上,那么语法教学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以上就是影响语法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顺利展开的主要原因。
一、加强日常表达的病句识别
学生的日常表达是最容易出现语法错误的,因为在交流时,学生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此时他们的语言习惯会最大程度显露出来。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语法教学中开展“互助教学”,在班级中形成互帮互助,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班级整体语法应用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一个“积分表”,当有学生听到同学说话时有病句错误时,就可以在积分表中记录一笔,当某个人所积分数到达一定数值时,教师就可以给予一些小处罚,比如在课堂上唱首歌或者朗诵一篇文章等。对于初中生而言[1],他们很愿意看自己的同学表演节目,因此也会更加积极响应教师的评分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助风气,同时也增添的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彼此改变语言习惯中的语法错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口语向书面语的规范转换
受大数据时代影响,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网络流行语,如“YYDS”“XSWL”“奥利给”等等,这些词语虽然在网络上盛传,但却并不适合并应用到写作当中,也不被语文教学所承认,但是在网络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会将上述那些网络词汇运用到日常写作中,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不好的风气。在加强语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书写方式进行规范,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产生影响。拿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举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主题,写一篇抒情的文章,如果有学生在文章中应用上述网络词汇,教师要在作文中做出正确的标注,并对学生的用词进行纠正和规范,让学生明白网络热梗并不能被应用到语文写作当中[2],从而帮助学生将网络用词和语法区分开,确保语文教学不受不良网络信息干扰。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利用写作对学生的“白话”进行纠正。所谓的白话就是民间的土话,受区域语言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具有不同的口音,且在写作中很容易被代入。如果不能将其规范化的话,很容易影响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因此,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此类语法错误给学生明确标注出来,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语法应用体系。
三、采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法教学
新课标政策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氛围,使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简单有趣。如教师在以《阿长与山海经》开展语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此来拓宽教师的教学路径,增加学生收获知识的途径。比如教师可以在线上搜索相关的教学视频,视频内容最好选择动画一类,借助动画低龄化、生动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置成PPT的形式,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规划[3],明确其中语法掌握的难点,使本课的语法教学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避免过于混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形成模糊的认识,造成无效教学的现象。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许多课堂已经引进信息技术并投入到使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以信息技术来为语法教学增添无限的可能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重语法教学,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病句甄别意识,通过让学生自我监督或者互相监督,逐步纠正学生说话时的语法错误,进而形成肌肉记忆,促使学生的语法体系规范化;教师也可以借助写作来帮助学生实现口语化到规范化的转化,在写作中对学生口语化表达内容予以纠正,通过写作将规范的语法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提升语法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语法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法知识,增强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明确,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为了提升语法教学效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语法、运用语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静.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 (09): 67-69.
[2]李敏. 成语在高中文言文词汇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 2023.
[3]陈雅蓉.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研究[D]. 浙江海洋大学,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