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对于网络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及控制路径探析

对于网络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及控制路径探析

作 者:魏秉权 (陕西西京学院 710123)

[摘   要]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是指在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网民素质形成和发展规律下,高校教育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学生网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施教,使得他们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的过程。简单地说,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心理等素质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素质的过程。
[关键词]思想教育;网络;模式;路径控制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中,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基本上普及,网络应用从初期集中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信息化、公共计算机室的基础设置建设发展到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以及教师宿舍的整个校园环境,为大学生在学习科研、生活服务、人际交往以及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从而越来越大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一、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
在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传播系统中,信息,校园网络和大学生是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三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我们开展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基础。只有深入分析、主动把握不同思想教育信息内容、不同类型网络媒介和不同类型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我们才能实现鼠标撬动高校思想教育,有针对性的实行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
1.思想教育信息是基础
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信息内容的丰富程度,形式多样化程度决定了网络思想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满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归属感需求。教育信息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利用什么形式的网络媒介,因为网络信息内容与网络媒介之间具有相对的匹配和对应关系,即是不同类型和特点的信息内容有不同的、相对特定的网络媒介作为其传播途径。
2.网络媒介是手段
网络媒介是连接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信息与信息传受主体的中介。在网络教育的过程中,网络媒介的技术条件和功能的强大程度不但影响校园网络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等活动中的服务平台和联系纽带作用的发挥,而且影响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3.大学生群体是主体
在开放性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以往作为被动接受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及控制路径探究者的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他们在信息选择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能力得到增强,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中更加强调自身的需要、兴趣、态度以及实际生活实践的经验,更加强调在个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中进行比较、判断、选择与建构。不同兴趣爱好
的学生对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有不同的兴奋点,有不同的信息接受特点。大学生群体不但是校园网络的使用者,也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者。
二、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模式
根据对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分析,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以及大学生群体三者的相互关系规律,我们可构筑相应的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模式。1.信息内容中心模式该模式是以网络信息内容为中心进行构筑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内容处于中心地位,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选择设计网络媒介的形式和教育的方法,主用应用于学校的日常正面宣传教育工作。2.管理媒介中心模式该模式以网络传播媒介为中心进行构筑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一种思想教育模式,它强调网络传播媒介处于中心地位,根据网络传播媒介的特点、类型和功能来确定教育的方式和策略。目前主要的网络传播媒介有 BBS、WWW 网站、现实社会发展素质要求网络社会信息内容传播介质网络管理者(教育者)学生网民(受教育者)网下践行Email电子邮件系统、FTP 文件传输系统、QQ 群,MSN聊天系统以及校友录、博客、微博等。该模式主要体现出思想教育的疏导原则,主要应用于学校工作信息、学生活动的传达以及对大学生对校园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事件的思想教育和网络舆论引导上。既要强调占领正面、科学的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又要讲求策略的把大学生引导到积极有效的化解矛盾的方向上来,还要确保舆论领袖的培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3.鼠标用户中心模式
该模式是以校园鼠标的点击者为中心来构筑校园基于网络的思想信息传播体系的一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以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实际特点出发,它在承认大学生在该系统中的受体身份的同时,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也是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更重要的是,它要求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在媒介使用、信息内容获取以及网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从而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施教。该模式体现的是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原则,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
三、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路径控制
为了化解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矛盾,除了营造包括法律等相应的环境保障以及投入保障之外,还必须在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路径控制,才能最终达到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目标。教育者受教育作为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源头基于网络的思想信息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而基于网络的思想信息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要求内化为网络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的结果,所以教育者受教育情况至关重要。管理者要求在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国情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人文科技教育等方面要有较高的造诣之外,还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要能够驾驭网络,灵活地应用网络的表现形式,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运用科学的网络技术手段化解、平衡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瑜.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2]张建松.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南京),1999
[3]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7陈 伟:基于网络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及控制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