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解决存在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积极;误区;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展示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呈现物理过程,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图像,能展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连续过程的演变,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文字——多媒体的展示作用,增加课堂容量
尤其是现在的课堂改革要求有学生预习,而通过多媒体出示预习思考题就成了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物投影更是可以将学生的笔记、总结的知识框架等展示出来,极大的方便了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其实质便是教师在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课前,课上则主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理念。多媒体课件一般引导课堂的“有效预习”、小组展示交流、课堂总结过程,使课堂环节清晰。
2、视频——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尽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学科,但仍存在相当多的地方,或内容抽象深奥,或演变过程瞬间即逝,或实验具有危险性、污染性,或实验器材无法满足要求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给实际的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直观形象的模拟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可以定格放映的图像或过程展示,使过去使用了“千言万语”也不一定能叙述清楚的物理模型或复杂的物理过程,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想象,促进学生的多种感知和多种思维形式的整合,同样起到了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来实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的作用。为学生显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物理情景,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来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实际生活实例,模拟实际生活场景,可以给学生创设出逼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其从生活走向物理。在讲授光的色散时,可以展示彩虹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分析彩虹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是那么的贴近,只要你有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你会发现物理就在你身边。
3、动画——通过复杂物理过程的动态演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利用多媒体对物理事件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物理教学的主要能力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色光的混合时,采用多媒体的手段,用动画演示,调节红、绿、蓝色光的百分比,得到不用颜色的色光,从而让学生对色光混合过程进行直观的了解。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建议
凡事都必须有一个“度”,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例外。笔者曾多次参与了各级各类的评课活动,觉得似乎出现了“课”非用“多媒体”不上的现象。对此笔者也有一些微词。
1、盲目追求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忽略了它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的本质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非但对教学毫无意义、毫无帮助,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的物理教学中,这种“东施效颦”的例子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制作令人赏心悦目的多媒体,必然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负效应,真是“得不偿失”。再有,物理学科最鲜明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室能做的实验,笔者认为都不宜再用多媒体的模拟实验来替代,否则就失去了学生自己参与实验去探究、去体会的机会,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机会结剥夺了。如果学生能够自己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就不必用多媒体来模拟展示。
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充其量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或华丽而让其“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
2、过分追求课堂容量,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
在平时的物理习题教学和复习中,有些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部由多媒体包办代替。结果是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往往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而且,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一帧一帧屏幕的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就像脱离了知识的载体在凌空认识知识,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这样,效果必然不好。
学好物理最关键的是“理解”二字,物理学习必须通过过程思维活动,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发展演变;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停顿的时间。另外,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千万不能把节约板书的时间来扩大容量,而应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认知。实践证明,凡是需要展示过程的内容,能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
由于缺乏思维的停顿,就不可能与学生达成思维上的共鸣,必然抑制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开放度,对课堂中偶发问题的处理存在欠缺。
通过对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正、负效应的分析,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物理教学,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活化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度,这无疑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越俎代庖”,“反客为主”,在教学活动中务必摆正其辅助性的位置。要“恰到好处”地选用,千万不能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