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分析
作 者:徐孟君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安徽 合肥 23003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教改的深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从教学方式层面进行创新,构建起创新的教学模式,推动语文教学开展,保障新课标的实施。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能够摆脱传统语文教学中单篇孤立的不足,对教材单元内容整合,站在新的视角进行系统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创新性理解,学生能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也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分析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内部主要是以单元形式存在,在教学中通过单元内容分析,结合教学要求,实施大单元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改善教学现状,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开展要注重实践,做好全面分析,整合教学资源,形成结构完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语文教学活动,推动语文教学高效开展,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结合课标要求,明确单元主题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教学依据,因此在编写中会结合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在不同的单元中选择侧重点,且单元中的文章也呼应某一主题,虽然在文本内容层面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其中有相通之处[1]。在大单元教学中则需要利用文章的相同之处组织教学,从而实现单元教学,保障教学系统性。在组织大单元教学之前,要注重结合单元教学的特点,注重研读单元导语,以单元导语的概括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因此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单元导语中获得总结单元主题,并且从中选择适合学生科学学习的理论指导。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中,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研读单元导语,对“一花一鸟总关情”展开分析,从中提炼出“万物有灵”的主题。其次,分析单元文章分布情况。因为这一单元的主要的文章有《白鹭》《落花生等,对这些文章进行分析,从中选择相通之处,从而更好的呼应“万物有灵”这一主题。在分析中发现这些文章在表达情感主要是应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通过单元中各文章的内容展示如何应用某一事物表达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学会情感表达方式,并且以单元学习的方式,不断深化所学知识,提升知识内化效率。在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为保障单元教学成效,还可以结合阶段教学要求,组织写作教学,让学生能够将大单元教学中所获得的景物的描写方法进行实际应用,形成读写结合模式,构建以读促写课堂,优化教学结构,也能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深度开展。
二、科学组织教学,紧扣单元主题
在明确单元主题之后,要注重结合学生情况,做好教学设计,明确单元主题,彰显单元情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训练方式,让学生在大单元课堂中能够系统性的掌握知识,从而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基础[2]。在组织大单元教学中,要注重围绕科学性原则,并且能够紧扣单元主题,通过此种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深度感受情感,能够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也能在训练中学会自己进行总结,掌握单元主题。
例如,在第三单元的教学中,确定“民间故事”的主题之后,围绕这一主题,科学组织教学开展。因为我国民间故事来源于生活,并且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古人的编写,将其转化成故事形态,在民间流传。这些故事内容是智慧结晶,也是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于学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组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进行阅读,在这一部分中可以选择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角色阅读,不仅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民间故事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故事都是与实际生活相关,其核心内容来源于生活,是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展现出的故事形态。虽然在部分故事中有比较夸张的情节,但是这正是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体现。
三、注重教学拓展,整合教学资源
语文学科有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征,这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语文学科中的知识是对生活内容的凝练,通过不同的艺术加工形式,展现生活的精彩内容,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则需要结合这一内容组织教学[3]。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发展,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于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要围绕学生这一特点,注重教学拓展,结合教材内容,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资源库。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法,结合这一单元中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等中国四大名著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因为中国四大名著的选段相对较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按照四个文章各自选择一篇文章内容作为拓展,帮助学生深化对名著的理解。此外,也可以结合名“名著”这一主题,选择一些国外的名著,比如《鲁滨逊漂流记》等,通过此种方式对话题进行整合,对单元内容进行类比拓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文章,让学生在具有相通性的文章阅读中可以不断巩固知识,提升教学成效,完善课堂教学,学生也能从大单元教学中发现学习的方法,实现系统性学习。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发展,也提升教学创新性。在大单元教学中,通过高效引导,学生能掌握单元主题,为学生学习提供引导,实现系统性学习,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晋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0):110-112.
[2]吴月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探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5):188-190.
[3]刘瑞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6):186-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