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视域下 技工院校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究
作 者:孙 宇
(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
大
中
小
摘 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的相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始终秉持“培养品德、塑造人格”的教育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内容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中职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主动尝试采用大单元教学模式,从历史发展的广阔时间跨度和宏观视角出发,积极帮助学生完成对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认知,从而在潜移默化间激发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历史大单元
引言
随着教育体系的创新、改革与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十分热议的话题。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的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学科,中职历史学习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阶段的中职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方面是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反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及学习创造性;另一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繁杂,学生常常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上,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与探究。为了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任课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最符合中职学生的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中职历史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
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之前,首先需要通过确定单元主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统一的全面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单元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历史大单元内容教学前明确单元教学主题,需要保证主题与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这样才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对单元内容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比如,在教学《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单元学习主题确定为“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在主题的引领下,学习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变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该时期的发展特点以及各种影响。
为了确保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在这一单元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充分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特点;透彻地掌握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演变;深刻地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经济与科技繁荣;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文化素养[1]。
二、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确定了大单元教学主题之后,教师需要积极整合大单元的相关教学内容,使其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体系,并将它们进行系统地编排和重新组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整合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学习与实践中。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从而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历史发展原理之间关系。
比如,在教学《中国的传统工艺和工匠》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工艺和近现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作为主要内容模块实施整合。
针对中国的传统工艺模块,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工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讲解中国的传统工艺的具体技术以及工艺的发展过程,如陶瓷制作、丝织技艺等。针对近现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模块,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引导学生分析与探讨近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如培养形成优秀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等;分析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如技工院校的发展和现代职业培训制度的改革;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优化大单元实施方式
为了不断提高技工院校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施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等,不断提升大单元教学的互动性以及趣味性。
比如,在教学《晚清的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单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直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晚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民族危机的原因以及救亡运动的起源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对单元内容的整体认知框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在互动与沟通中积极探讨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和救亡运动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和救亡运动的历史场景[2]。
同时,教师也能够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在线研究和互动学习,不断拓宽学生对学习资料与信息的获取渠道。另外,教师也可以推行项目化学习模式,把大单元中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和救亡运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开展小组项目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个具体事件或人物,分析其对当今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解决方案,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标时代背景下,中职历史课程的整合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任课教师需要勇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过程单一课时的限制,为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全面的大单元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去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点,进而充分发挥出大单元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激发的价值。因此,任课教师需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及时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学习更多的关于大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案例,并积极在自己的课程中进行实践探究,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安平.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3, (49): 142-145.
[2]李熳. 基于大单元下的中职历史教学路径分析 [J]. 试题与研究, 2023, (35): 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