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班益智区自制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探究
作 者:王童鑫 刘建伟
(清华附小成志幼儿园,北京 100010)
大
中
小
摘 要:益智区是指投放一些能促进幼儿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判断以及启发幼儿思考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发展智力的区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的价雠于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科学活动形式多样,其中益智区就能很好的发挥这一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探究、交往等。”益智区游戏能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习辨别、分析、判断,提高其探究问题、主动探索的兴趣。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注意到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和制作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自制材料,调动幼儿参与益智区游戏的积极}生,培养幼儿主动探索、专注细致等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益智区;自制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益智区是区域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教师通过控制材料,支持或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能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一、益智区游戏内容
益智区游戏内容种类较多,一般包括:感官游戏、比较异同游戏、分类游戏、记忆游戏、迷宫游戏、拼图游戏、数学游戏、纸牌和棋类游戏以及民间益智游戏等。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具有探究性、引导性的游戏材料,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幼儿智力,让幼儿喜欢参与益智游戏活动,喜欢上幼儿园。
二、益智区游残的教育功能与目标
益智区游戏是幼儿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各种游戏材料,在不断摸索、探索、尝试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启迪幼儿的智慧。另外,益智区游戏能充分调动幼儿运用五官进行观察比较,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特征,在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得以充分地发挥。在益智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的对象是材料,因为益智区必须提供能反映该科学知识的直观形象的幼教玩具和具体事物。所以操作材料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的益智区教育目标和内容。因而,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要从益智区目标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中,设计和制作有趣的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欲望的材料,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增强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
三、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具体操作
小班益智区材料在投放时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事物注意的持续性差,在材料的提供上要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操作性强,使材料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让幼儿能主动地和材料互动起来。
(一)情趣性原则
1.加上歌曲,融入情景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的材料尽可能在易于操作的情况下,富于情景性,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操作,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当提供给幼儿的材料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时,不仅能让幼儿在熟悉的前提下快速进入游戏,而且能让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经验,体验“我知道、我了解”的成功快乐,也激励和培养幼儿用心和细心观察精神。
(二)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每个孩子的兴趣需要、认知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去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材料的投放要立足幼儿,合理投放。投放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的最具发展区的材料,使材料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和材料主动互动中获得发展。每种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也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
(三)材料投放具有层次性,提供不同难度水平的材料
在益智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的对象是材料,要想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就需要投放那些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的材料。提供难度适宜的材料,幼儿才能专心进入游戏过程,逐步养成专注探索的习惯。
(四)发挥一物多玩的功效
益智区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做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玩的游戏是幼儿需要的游戏,也是能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的游戏。如果操作材料缺少,就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在设计材料时,要发挥材料一物多玩的功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兴趣。
(五)根据主题活动和教学活动投放延伸材料。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为了幼儿更好更快掌握知识,在创设益智区游戏活动时,应当遵循与主题活动一致原则,将主题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这样既能完成主题活动学习目标,又能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思考与实践。
总之,小班益智区自制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在投放材料时要紧扣活动目标,遵循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要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操作性强。既要满足个体差异需要,也要招顾全体幼儿,做到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有意识地观察指导,有针对性地调整,避免一成不变,只有材料与幼儿真正地互动起来,才能实现区角活动的意义,才能真正发挥材料的运用,从而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开发,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推进幼儿数学经验的提高,能够做到“学中玩,玩中学”,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刘霞.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2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2012.
[4]陈艳艳,小班益智区域材料的投放实践研究p].《教材教法> .2017.20.
[5]倪爱娟.幼儿园益智区材料投放与策略[D].《教育> .2015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