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
作 者:段太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龙石小学, 广西 贺州 542702)
大
中
小
摘 要:核心素养,是教育界的热词。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完成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育目标。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积累语文学科知识,掌握丰富的语言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语文学习方向,是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键工作挑战。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堂;创新;习惯
前言
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要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战,在教育改革环境中不断创新个人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育方法,从单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工作模式中走出来。多鼓励学生,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不断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加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全面语文学习思维。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模式
开展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要从小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入手,明确教学目标。以科学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参与语文课堂,并在课堂学习中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从小学语文教育大纲入手,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明确教学目标,并选择与目标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讲解《画杨桃》这一课时,考虑到故事内容来源于儿童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从儿童心理入手,通过模拟故事活动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带着一个切好的杨桃走进课堂,并将其放在讲桌的正中间,询问学生“这是什么?”让学生在不了解情况的状态下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讨论起来。一些学生不知所以,并不发言。一些学生说“这是什么蔬菜吗?”,也有学生说“这个形状真奇怪”等,当有学生说出这是杨桃时,很多学生难以至信。用实践的方式,促进小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并在实物的帮助下进入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活动之后,学生阅读文章时便更有参与感,也能理解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情感态度。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思考之后组织语言参与课堂,有利于小学生找到学习的路径,享受课堂。
二、营造学习氛围,突出主体地位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内容,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一直以来,教师的个人教学形象过于严肃,很多小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未能主动探究,也没有关注语言知识的应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在轻松、开放、高效的语文学习氛围中,主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自信心。
像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营造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美丽景色的欣赏上,融入到课堂情境之中。在观看之后,让学生们说一说对小兴安岭的印象以及自己的好奇之处,提高之后课堂学习活动的针对性,能够快速实现教学目标。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学生要掌握“侧、欣”等生字,学习多音字“兴”、“舍”的发音,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词语,像又香又脆、抽出、欣赏等。教学时,教师设计一些轻松的小游戏,让学生以一跳一的方式站立朗读指定字词,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在紧张且快乐的游戏活动中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又如在讲解《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寻找更多与灵感相关的案例,开拓学生的眼界。从蝙蝠中获得灵感,科学家发明了雷达。从苍蝇眼睛特点出发,科学家发明了数码相机。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小学生能够了解越多,越能产生探究兴趣。教师可以综合各类资源,将图文匹配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进入学习主题,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三、加强读写教学,培养语言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语感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加强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多方向吸收之后进行自主化表达,丰富学生的语言底蕴,才能帮助小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像在讲解《青蛙卖泥塘》这一课时,通过阅读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从文字描述中感受泥塘的变化,同时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环境的道理。在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想一想自己生活中做了什么劳动,美化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课堂中进行口头交际,并在交际之后书写下来,写一段话,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又如在讲解《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综合考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选择几篇记述英雄的文章,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阅读多篇以“英雄”为主题的文章,在群文阅读学习之后,深化对英雄人物身上品质的理解,并写一篇与英雄相关的读后感。读后感并不需要限制于某一篇文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想法,进行自由表达,在输出的过程中感受个人表达能力的变化,认识到阅读学习与写作表达练习的重要性,发展个人核心素养。只有小学生将读写联系在一起,并常做读写结合训练,才能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立足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丰富应用体验,才能让学生在长时间积累过程中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明确教学目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人翁,才能促进小学生知识、能力发展,习惯养成,观念改变。
参考文献
[1]王定创. 小学语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 新课程,2021(28):32.
[2]何蓉.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新课程,2021(22):27.
[3]杜丽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 文渊(高中版),2020(7):843-844.
[4]邱云柳倩.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青春岁月,2021(2):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