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项目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 者:吴维维
(安徽省颍上第二中学,安徽 阜阳 236200)
大
中
小
摘 要:伴随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信息素养成为了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愈加受到重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老师要摒弃传统低效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入现代科学教学模式---项目学习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项目驱动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探究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围绕项目学习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意义与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字:项目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应用
项目式学习属于一种动态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去主动发现和深入探索问题与挑战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是以完成项目为核心,为了达成项目学习目标而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整合,贯穿项目式学习教与学过程始终的特征是生成与体验。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意义
项目式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习特点进行合理分组,能够有效弥补那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生的不足,只需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以项目形式来进行组内的互帮互助与取长补短,这样更有助于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技理念,用项目来驱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更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增强学生对科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而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一)选择合适项目,成立学习小组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选择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前提,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爱好来进行科学选择,也可以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要探究的项目。选定合适的学习项目后就需要科学成立学习小组,要从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兴趣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可以在学生自由组合基础上进行适当调配,确保每个项目学习中涵盖多个学生层次,要避免能力强的一组,能力差的一组这种分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项目式学习法的良好学习效果。以“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的项目学习为例,可以指导学生选择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学习项目,对这个学习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调配下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为接下来共同完成项目学习做好准备。
(二)设定项目目标,进行项目规划
明确项目主题后学生设定项目目标,并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既是项目主题,同时也是项目目标,接下来学生可以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并运用思维导图来制定出项目学习规划,保障项目学习的高质量完成。针对上述项目主题,学生选择运用“网络画板”来体验投针试验,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出实验工具与实验方法,可以采用实验、建模等科学探究方法,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用可视化实验报告展示项目成果。在项目完成进度安排上,组建团队明确项目任务后,就可以进行资料查阅和组内讨论了,然后小组成员共同按照项目规划开展探究实验[1]。
(三)开展合作探究,完成项目实施
学生通过网上进行资料搜索和案例分析,通过运用网络画板来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收集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有关的数据,然后运用python软件的绘图功能,将实验数据制作出散点图,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试探,选择出最终的趋势线类型,并以实验数据为依托建立起探索性实验模型。在数字化实验学习中学生发现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运用网络画板体验投针试验,感受数字化资源和工具的应用优势。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体验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数字化学习方法并建立起信息意识,通过交流讨论来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借助软件工具或平台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组织、计算与呈现,然后在数字化数据分析基础上生成最终的实验分析报告,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2]。
(四)交流项目成果,开展项目评价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展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项目成果交流和项目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项目成果交流能够促使学生在项目学习完成阶段回顾探究性学习过程,并在发布项目成果时以作品形式展现最终的项目研究成果。学生在制作成果展示时会将项目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与技能融入作品制作中,是实验探究环节的补充和延续,而项目成果交流能够增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展示“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投针试验作品以及可视化实验报告,将学生的项目学习体验进行分享,放大学习过程,使学生对数字化工具实验探究活动从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项目评价环节在成果交流环节基础上开展,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在线文档工具来记录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与表现,而终结性评价则可以采用自评、组评、师评的方式以实验数据和作品制作为依据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优点,丰富学生的项目学习体验。
总结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老师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推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围绕项目目标来共同制定进度安排、工具与方法、预期成果等项目学习规划,在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理解与技能培养,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大勇.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 (27):110-111.
[2]马良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学习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 (02):9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