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思考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思考

作 者:王世梅 (合肥市青阳路小学,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小学阶段的文言文也叫小古文,其特点为语言简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小学中高阶段开始学习文言文,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学习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学气息,提升语文学科素养。本文从多角度分析如何针对小学生文言文教学开展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新课标;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前言
随着新课程学习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了当前教育人士重视的话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打基础的年纪,更是应该全面发展。文言文,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小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认识到很多经典的传统故事。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足,学习起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帮助小学生做好文言文的学习,就成为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课前提前预习,了解本课内容
预习是老生常谈的学习手段,对于任何学习来说,主动提前预习,都能够让学生在正式的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文言文,本身在阅读和理解起来,都比白话文的难度要高,学生如果在课堂上突然接触,单是阅读都会花费不少时间,很容易在后面的课堂上出现跟不上的情况,有可能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自己还在阅读,还在核对词汇的含义,这样就耽误了很多时间,比提前阅读的学生落后了一些,而这一些内容,就可能导致错过重要的信息。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课前,先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在上课时节约时间,对于文章内容也能更好的理解。很多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或者有的学生认为,文言文通过自己读太难了,需要老师的讲解才能懂,索性就放弃了预习,这样其实是错误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预习的重要性,布置预习作业,还可以在课前提问学生,抽查学生,看是否真正做到了预习,得到一个相应的正反馈。对于后面的讲课来说,才能够更加快速。如,在学习《精卫填海》这一课之前,学生要先把文章通读一遍。文章不长,但是有陌生的字词,学生要先把不认识的字用拼音标注出来,然后根据注释,了解陌生词汇的意义,如,炎帝是谁?“堙”字的读音是什么?做好这些课前准备,那么明白这篇课文的含义就是非常简单的事了。其次,要把句子的断句搞明白,这样在朗读时,才能做到有节奏,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文章的情感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
二、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会感觉十分的不适应,因为和平时我们说话的方式区别太大,所以小学生会觉得像在看天书一样,很多字不认识,很多词汇不明白,还有很多内容,字虽然认识,但是放在一起就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了,这样学习起来,会在第一眼见到文章时就感到发怵和畏惧,从心里对文言文有些排斥,没有什么耐心去仔细阅读,这对于后续的学习十分不利。为此,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且激发学生的自信,就要创设一个适合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氛围,用环境育人的态度,让学生深切感受一下文言文的文化气息。在耳濡目染中,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时,一看到标题,大家就会想到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以前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大部分的学生都表示听过,而且能够叙述下来这个故事。这时,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就被营造了起来,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抵触没有那么强烈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之前我们听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哦!”学生们一听,是熟悉的内容,那学习起来一定很快,而且自己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也进行了预习,这些内容还是挺简单的。由此一来,学生们很快就对本节课产生了兴趣,学习起来也会顺利很多。
三、利用信息技术,活化枯燥文章
现在小学生们的课堂生活十分多彩,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来上课已经非常普及,信息技术的好处很多,适当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文言文本来是枯燥的,但是如果用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就能够变成一则简单的小故事。小古文,本身字数不多,篇幅不长,全部翻译成白话文,其内容比普通的课文还要短,更容易用多媒体来得到呈现。学生的感官调动起来了,在学习文言文时也就不会觉得排斥了。举例来说,学习《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时,就非常适合用动画片的形式来呈现。首先,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通读课文,把陌生字词都解释清楚,然后把文章通篇翻译,由于文章短小,同学们会感觉这则小故事不够饱满,此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守株待兔”的小动画,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带领学生们再次复盘一下课文,让学生感受“株”就是树桩,“走”就是跑,“释”就是放下,这几个词的具体形象,从而更好地记忆文言文,更好地体会古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和联系。
结语
受到小学生年龄小阅历低的影响,使得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个难点。如何更好地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展文言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师一直在学习的任务。教师要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小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另外,教师还要经常改变教学方法,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做到让小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学习,理解文言文,为今后学习更多、更难的文言文打好基础,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翟艳红.刍议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11):33-35.
[2]刘妍.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26-27.
[3]周志云.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科普童话·原创,2022(5):32-33.
[4]石巧苑.关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分析[J].读与写,2021,18(2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