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实践类活动的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实践类活动的设计策略

作 者:葛赵炜 (安徽阜阳颍上县第五中学,安徽 阜阳 236200)

 摘   要:初中地理课堂是丰富学生见识,感知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目的在于重新确立学校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革新教育思维,注重实践类活动的布置,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对于地理课堂的热情,促进知识的吸收。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地理;实践类活动
初中地理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现实性的学科,也是学生从课本了解世界、了解自然的开始。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上课氛围较枯燥,学生背书式学习,很难抓住地理这门学科的奥秘。初中地理实践类活动指的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与地理相关的活动。与此同时,初中地理课程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尤其在“双减”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探索地理课本的内容,抓住教材上可以进行设计的实践类活动,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在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一、小组合作探究,培养自主意识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形成的时期,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开展实践类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初中地理教师来说,可以通过革新教育理念,将实践类活动引入初中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完成实践类活动任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1]。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在于教授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以及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遭受的破坏,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的不均匀。该部分内容在于让学生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时分布,在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掌握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并通过走访、观察等了解记录相关数据。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实践类活动的设计不仅是对教学理念的创新,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二、联系生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地理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是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吸收理解具有的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欠佳的情况。“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初中地理教师提供了教学方向。初中地理教师通过将实际生活的体验融入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地理学科的奥秘,激发对于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同时,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巧妙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2]。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这一章节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的地区分布情况等,给学生布置气候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调查类任务。要求学生明确当地的生产生活是如何被气候影响的,明确任务,包括:该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当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样的?当地作物的成熟周期是一年一熟还是两年三熟?这种气候对于当地最主要的影响有什么?地理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调查任务,并在课上做调查结果分享。该实践类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气候的基本类型、主要特征,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更有效率地理解知识,运用实际。
三、借助地图,提升识图水平
“双减”政策强调学生认图识图能力的提升,借助地图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与要求。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地图的运用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地图经纬度、观察地形地貌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包括对于地图使用技能的分享以及地图图例的认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加阅读地图的使用技能。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与感性思维发展的时期,帮助学生学习地图的阅读技能,不仅能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能力的发展[3]。
比如,在教授《从世界看中国——疆域》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地图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利用地图获取自己所需的地理信息。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手绘中国地图,用颜色区分各个省份,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拼图,加深对于中国的理解。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以快问快答的形式,互相提问中国各个省份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初中地理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以上任一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落实“双减”要求,促进学生地理核心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与逻辑性相结合的学科。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究多种教学方式,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丰富初中地理实践类活动的设计。因此,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来讲,要充分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转变传统的题海战术思维,搞活教育教学内容,将生活实际与地理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增强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梅.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实践类活动设计探讨[J]. 地理教育. 2023(01).
[2]倪娉婷. 生活化教学助力地理教学“提质增效”——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名师在线. 2022(33).
[3]林宗勇. “双减”政策下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