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语文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与情境创设

语文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与情境创设

作 者:戴春兰 (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福建 龙岩 366300)

 摘   要:在新课标和语文教材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情境任务的创设类型不够丰富以及在设计和施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区域语文的教学研究从情境任务的设计入手,在进行了分类和创造性探索之后,探讨了情境任务的创造形式和实现要素。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适时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设计任务,使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能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任务创设
引言
在我国教育持续深化改革中,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在改革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并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老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利用导入情境与语言情境,点燃课堂气氛
(一) 导入设置情境
上好一堂课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而巧妙的引导语更是必不可少的。导语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身,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架起一座桥梁,把这座桥架好了,架宽了,学生便能轻松而快乐地抵达另一端。例如,我在讲授《散步》的时候,先放了一首由著名歌手阎维文所唱的《母亲》。当那充满感情的歌曲在耳边回荡时,老师和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不少人的眼中满含着泪水,不约而同一起跟着唱歌,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像是被点燃了的火炬。
(二)以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的形象化表现,足以在听者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简洁的图像,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化、具象化的语言,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就像是在看一场戏剧。鲁迅小说《社戏》,是一部富有江南水乡风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让人心驰神往的江南水乡的月夜景色:连绵的群山,朦胧的月光,芬芳的豆麦,让人迷醉的笛声,以及一群聪明、热情、友好、无私的乡村青年们一起偷豆煮豆的故事,让人看了都会觉得回味无穷。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人生阅历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作品中所感受到的生活环境以及对角色的认知认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有过乡村水乡生活经历的同学,会感觉到课文所描绘的是他们的童年,而那些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人生经历的人,则对这些经历不感兴趣。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小时候的豆香味道,在教室里,笔者让同学们从讲一讲自己儿时的趣事,讲到江浙的风土人情,讲到鲁迅的儿时故事。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地讨论,认真地听着,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想开始延伸到美丽的乡村和梦幻的月光下,渴望和同伴一起去品味社戏、豆麦和水草的欢乐。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绪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使他们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和分析,进而掌握文章的主题和任务形象。比如,在学习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由于初中生的年纪太小,文章的篇幅比较长,因此老师可以立足于童话这种文学体裁,创设相应教学情境。首先,让同学们在阅完课文基础上,由同学们进行讨论,归纳出这篇文章的主线:皇帝爱穿的新衣服,骗子做新装,皇帝派人看新装,皇帝亲自看新衣服,皇帝穿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想一想,在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个环节,哪个环节才是故事的高潮,而这位作者在《皇帝的新装》中所要传达的是什么思想?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的时候,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分组表演其中的环节。当学生们听到“情景演出”的时候,一定会重新投入到书中,仔细地揣摩和体味,文中的语言和表情的刻画,通过对剧中人物的模仿,就能很好地理解大臣和皇帝的虚荣、自欺欺人、愚蠢的性格。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既能给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又能激发学生对《皇帝的新装》的深刻理解。但是,要注意,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不仅要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还要充分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最合适的情境,使学生与情境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虚拟化情境,提高任务的实效性
(一)视频呈现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中,为提高任务设计的有效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通过播放图片、声音、动画等内容,在很短的时间里,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将枯燥、抽象的语文知识内容以生动、立体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更加完整地阐释所学知识,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比如,在学《乡愁》的时候,为使同学们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为学生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乡愁四韵》(罗大佑的歌曲视频)席慕蓉《乡愁》等作品,视频既生动有趣,还能引起学生的思想情绪,使课堂完成程度得到改善。
(二)音乐引情
音乐自身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过程中,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对学生完成学业任务有正面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利用音乐对教室环境进行了渲染,能把音乐和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官,然后在脑中形成一幅画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黄河颂》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激情洋溢的音乐来演奏,让同学们领略黄河的气势磅礴;在学习《观沧海》的时候,老师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观沧海》的片段,在独特的视听环境中,体会到枭雄的人生抱负和雄心;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请同学们听一曲《木兰辞》歌曲,从歌词中体会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人生经历。在学生中加入歌曲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发掘出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美好情感。
四、结束语
情境教学模式与语文的教学十分适应,尤其是对低年级语文教学,它不但可以改善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应依据具体情况来开展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的同时,激发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科的学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容. 语文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与情境创设[J].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13):0022-0023.
[2]郭慧茹.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应注重情境任务创设[J].  2021.
[3]冯晓波.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核心任务的设计与评价[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5):5.
[4]朱阳阳. 让课堂"活"起来——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