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疫情常态化背景下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推进学风建设的思考——以某高校信息学部为例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推进学风建设的思考——以某高校信息学部为例

作 者:孙 艳 赵芳芳 刘继红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1309)

 摘   要:本文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针对受疫情影响高校线上教学的特点,探究高校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一步提升学风建设的新思路,探索推进学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学风建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学生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给高校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1]。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活动。如何科学有效地推进学风建设,实现学生线上有效学习,是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2]。
一、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疫情期间,教学方式由线下到线上的改变,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更新,而且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辅导员班级管理模式也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各高校都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分析研判疫情给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3]。
线上学习效果不佳。线下是鲜活生动的面对面师生互动,线上的即使活动,隔着屏幕,无法直观和准确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线上教学无法把控学生,有部分学生挂机,从而很难保证学习效果。
学习氛围不足。线上学习,居家,是个体自我学习,靠自觉,需要自律。线下,大家是群体学习,有互动和交流,还会产生从众和群体压力,大家都学,也会跟着学。线上的学习很难看到别人的学习状态,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和行为。
学习拓展活动受制约。线上的学习拓展活动,采用腾讯会议等新会议模式,因时间和场地的影响,效果会打折扣;对线上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形式的丰富性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活动设计得不吸引人,便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活动。
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思路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服务于学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作为学生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做工作,一是要做好教学辅助管理工作,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三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涵养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生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不能放松,要线上线下同管理、同要求,并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线上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新特点,开展专项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级管理,压实各级责任,充分发挥“学工部门+教务部门、辅导员+专业老师、学校+家长、第一课程+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机制,点、线、面相结合,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学风氛围营造,又针对不同年级进行精准施策,还要关注基层班级和个体学生的学业、心理等全面发展。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
本文拟探讨的具体路径主要围绕思想引领、管理机制、协同机制、整体学风氛围的营造和以人为本精准帮扶五个方面进行。
(一)强化立德树人的政治使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
结合二十大精神学习,利用新媒体宣传身边的抗疫榜样,讲好抗疫故事,引导学生把对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体现出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的感动,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目标,规划学业和大学生活。辅导员坚持每周召开班会,了解学生的状况,讲解当前形势,结合疫情防控,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学籍处理的节点,强化学生手册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习,在行动上加强学习。
(二)强化四级管理机制,上下联动助力学风建设
针对线上教学,认真贯彻和落实学生管理部门出台的系列制度和文件,基层学生管理部门采用的四级管理联动体制可保障学风建设的实效。在压实各级责任的同时,注重发挥朋辈力量,让优秀的学生带动、管理、服务更多的学生,推进大学生的自主管理。
为更好的落实落细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关于学风建设的要求,基层学生管理部门首先要将上级相关文件解读透彻,通过开展专项培训和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的研讨会,确保辅导员老师理解到位;针对班级考勤员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学生干部执行到位;辅导员召开全体学生班会,确保学生对学校要求铭记在心。
按照校级学生管理部门的要求,严格落实基层辅导员每日查课、听课和基层学生管理部门巡课制度,做到每课一上报,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汇总,时刻掌握学生出勤状况,把握学生学习状态。同时,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班级量化考核激励机制,全面反映每个班级学生获奖、违纪、平时成绩、课程出勤等情况,严格落实学生考勤、请假等各项规章制度,将个人的学习和班级的学风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班级荣誉感;利用奖惩措施,及时开展“优秀学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于面临处分的学生,每月进行出勤预警,提醒在前、警示到位;对于迟到、旷课的学生,按学生手册严肃处理、教育到位。
(三)发挥多部门的协同机制,齐抓共管保障学风建设
基层教务部门和基层学生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制定线上教学巡课共享表,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每日共享考勤情况;基层学生管理部门与基层教务部门共享每周考勤总结,互通学生调研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响应,做到问题反馈不隔夜,问题处理不隔周。问题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有效保障教育教学。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紧密沟通、默契配合,第一、二课堂相互协同;开学准备周、中期和学期末,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共同为学生召开班会,不同阶段针对不同专题,围绕着学生的诉求和不同阶段的任务开展,加强师生互动。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充分发挥管理优势,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教学学生来促进学风建设;专业教师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发挥专业教学优势,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二者优势互补,合力育人。
家校联动,丰富学生居家生活。辅导员与家长经常联系,针对迟到缺勤学生、学困生、有心理问题学生等,辅导员做到时时有沟通,事事有提醒,为学困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建立线上定期咨询,有效实现教育合力。
(四)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丰富线上活动营造氛围
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营造良好的互帮互助学习氛围,创新性地开展网上学习促进活动。全员覆盖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通过最美班级打卡活动,开展“晒一晒最美笔记”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通过网络平台推荐和展示优质学习活动和榜样,建立学风建设的“网络微阵地”,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同时,通过开展学情分析专题研讨会,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随之调整着力点:大一,严抓考勤,养习惯;大二,注重专业课学习,夯实基础,多参赛;大三,将就业工作前置,提早规划谋划。
还可以通过开展“寻找进步生”活动,让每个专业寻找进步幅度比较大的学生,将其学习体会和进步心得在公众号发布,引发学生思考关注,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针对学生自律性差的问题,开展退伍兵自律教育系列活动、国奖获得者宣讲、优秀就业生线上采访等优秀学习榜样的风采展示,寻找朋辈群体,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引领学生见贤思齐。
(五)以精准帮扶关爱特殊学生,以人为本推动学风建设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每周线上班会,对中高风险区、心理问题学生及时关注问候,让学生不在校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建立应激反应机制,针对学生的问题,有完善的应急处理程序,帮助学生安心学习。通过退伍兵与学困生一对一结对子,开展“纠学风、促进步、21天打卡帮扶”等活动,积极帮助后进学生转化。通过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提醒帮助学困生,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提高。
综上所述,因疫情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只有将管理前移、思考在前,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强化四级管理体系,全方位发挥协同育人机制,多措并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养成,将学风建设作为强校之基,才能不断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晁进涛,陈玉霞.网课模式下高校工科学风建设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0):13-15.
[2]徐亚南,程俊辉.疫情防控背景下辅导员学风建设工作的路径思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04).
[3]李小安,安淇.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探析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新途径[J].就业与保障,2020(1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