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尺之童 才墨之薮 ——以“集市”活动为载体浅引国粹教学
作 者:马珊珊
(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格兰春晨幼儿园(总园),浙江 宁波 315171)
大
中
小
摘 要:经典国粹,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而经典国粹中的“朗朗书香苑”就是“春晨集市”中的一项经典产物,其中包含了古诗吟唱、快板儿歌、传统故事等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幼儿园的特殊性,不同于小学可以直接教授给孩子们,所以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都是采用了游戏、图谱、表演等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春晨集市、朗朗书香苑、经典国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庭院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吟诗声,循着声音瞧过去:此时只见一位幼儿身着汉服,头戴簪花,拿着鼓锤,正在用力地击打着擂鼓。听得下面的幼儿有的欢呼,一声高过一声;有的鼓掌,一阵强过一阵;有的则摇头晃脑,形似书童。让人有种错觉,似乎是穿越到了古代的擂台赛,还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擂台赛。擂台上,刚刚击鼓的幼儿此刻像个小诗人,身姿挺拔地站在台上,不疾不徐地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古诗,唐代诗人李白写的《古朗月行》片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话音刚落,下面的小观众们都毫不吝啬地为她拍手叫绝。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绽放着自己的光芒,大小观众们享受着诗与歌的洗礼。为什么孩子们都在朗诵古诗呢?为什么朗诵的都是关于月亮的古诗呢?为什么大家都穿着汉服呢?原来春晨幼儿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传统集市活动——“中秋‘诗’‘歌’秀场”。
“集市”在我国民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周代时更是发展至鼎盛。“春晨集市”正是沿袭了当地传统,让幼儿通过这种传统活动衍生出来的传统游戏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文化。“春晨集市”按照传统美食、经典国粹、传统游戏分为11大馆,而“中秋‘诗’‘歌’秀场”就是“朗朗书香苑”的节气活动之一。活动设在二楼的廊台上,包括前期宣传、诗歌准备、现场活动、录制视频、投票评选五大部分。
(图2 “春晨集市”分类图)
每个月前三周孩子们在各自“集市学堂”学习本领,第四周则是开展“春晨集市”的时间,孩子们和老师提前一天会精心布置好每一个摊位,做好海报、背景、展板等,每一个摊位上都有“小馆主”,可以引导其他孩子们或学或玩或做或演。孩子们在这一天穿上美美的汉服,背上配套的小包,三五一组,在集市上逛吃、逛喝、逛玩、逛学,感受着浓浓的“集市”氛围。每位孩子都能在集市上收获各种不同的本领及成果。“朗朗书香苑”在这一天会推出诗歌秀、传统故事表演秀、快板秀等等秀场活动,上述的就是在中秋节临近时开展的“中秋集市”活动。虽然现在是疫情期,虽然家长们表示无法进入校园和孩子们一起畅游“春晨集市”很遗憾,但是每一馆的负责老师会将当天集市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及时进行打包分类整理,及时分享给家长们,让家长们在照片和视频中感受“春晨集市”热闹而丰富的场面。
家长对于“集市”的这种形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支持,而我做为“朗朗书香苑”的负责老师,收到最多的反馈则是关于对各种秀场的支持与鼓励。通过次次古诗秀场、传统故事秀场、快板秀场等等活动,家长们明显感觉到经典国粹教育的魅力。经典国粹,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智慧精粹,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而经典国粹中的“朗朗书香苑”就是“春晨集市”中的一项经典产物,其中包含了古诗吟唱、快板儿歌、传统故事等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幼儿园的特殊性,不同于小学可以直接教授给孩子们,所以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都是采用了游戏、图谱、表演等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经典国粹教育活动不仅让孩子的知识得到了增长,视野变得宽阔,对于孩子品格的铸造与人格的塑造,更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传承经典、培养美德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人们津津乐道着许多经典的传统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可以轻松地让孩子懂得许多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及美德,这比家长和老师每天谆谆教诲要奏效很多。
案例1:引导幼儿学习《孔融让梨》的传统小故事。孔融在4岁时不但能背诵许多诗词歌赋,还十分有礼貌。一天,他的妈妈拿来了一盘梨分给兄弟几人吃,他将最大的梨分别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而自己却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大家都夸他懂礼节、知谦让。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做事做人需懂得谦让,遵守长幼之序,这是孩子们年幼就该学习的重要品德。反观当今社会,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爷爷奶奶宠,爸爸妈妈溺,在家里吃东西,都是要挑最大最好的那一个,普遍都有自私的行为,而通过学习《孔融让梨》的小故事,很多家长都来向我反映:“老师,欢欢最近像变了一个人,每次吃东西都会先拿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吃。”“老师,我们家嘟嘟回来给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她说小朋友要懂得谦让,不能什么都要最好的!”瞧!有些事情,无须多说,孩子们会通过这些华夏小故事明辨是非。目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司马光砸缸》、《愚公移山》、《铁杵磨针》、《水滴石穿》这些励志的传统小故事,在孩子们感兴趣的同时,传承了经典与美德。
二、健全品格、开发智慧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品格培养和开发智慧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如果把握住,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历史中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的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等,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及传统文化。词文流畅,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幼儿经常诵读经典国粹,不但能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还能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增强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了解。为孩子种下一颗热爱中国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的种子,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慧。
三、展现自我、提升能力
孩子通过参与“秀场”活动,达到展现自我、培养自信、提升能力的效果。
案例2:“中秋‘诗’‘歌’秀场”活动前期,孩子们首先参与了前期调查活动,如:你了解中秋节吗?中秋节是在哪一天?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古诗?这些小问题既结合了中秋的节气特征,让幼儿对中秋节有所了解,还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去探寻关于月亮的古诗,达到了亲子教学的目的。
(图4 前期调查)
舞台上,孩子们通过动作、神韵、腔调将古诗诗歌诠释的淋漓尽致,尽管有紧张、怯场及忘词,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趁机教育孩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孩子会更加珍惜舞台上的秀,一次次地努力,就能获得一点点的进步,真正提升了孩子的胆量,敢于在舞台上展现自我。
那么经典国粹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呢?
(一)环境很重要。
任何一种学习都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家园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幼儿园中,“朗朗书香苑”为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经典国粹的好平台,孩子们在如此环境下能互帮互助,以大带小,产生积极的正面效果。而在家中,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通过亲子念诵古诗或在家中设置固定学习场所来实现,家长通过自身的学习来作为榜样引导孩子一起学习。
(二)图谱助记忆。
图谱是幼儿园中常见的一种帮助幼儿记忆的好办法。幼儿并不识字,但是他们对涂涂画画却十分感兴趣,有时幼儿对于图画的解读比大人还要精准。所以可以尝试将古诗中的字、词采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加快幼儿对古诗及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三)故事来启蒙。
许多古诗或经典国粹中都有很生动的小故事。比如《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们通过这些形象的小故事,很容易将抽象的国粹文字变得具象,得到一定的启蒙效果。
(四)游戏是关键。
游戏是每个孩子都非常喜爱的,所以游戏教育也是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方式。所学的知识通过游戏来进行巩固,将会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当然游戏的形式有很多种,像国粹教育中,可以采用竞赛、表演、闯关等模式来激发幼儿潜能,不但大大增加幼儿的兴趣度,还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国粹的积极性,作用事半功倍。
(五)生活需融入。
引导幼儿学习国粹最终的目的,也是希望幼儿能将在国粹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让孩子懂得善待他人、尊敬师长、讲文明懂礼貌等良好的道理,养成好习惯,真正能从小做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
自古英雄出少年,古代的才墨之薮处,不乏有五尺之童,比如骆宾王、曹冲、孔融等等。“春晨集市”是一个载体,是一种致敬华夏文化的方式,相信在当今社会,只要老师及家庭给予幼儿正确引导,不断积累,五尺之童最终都能成长为青年才俊。
参考文献
[1]张可白. 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J].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
[2]乔玉萍. 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J]. 甘肃教育, 2014(13):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