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枣庄市峄城区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枣庄市峄城区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作 者:褚洪文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委党校,山东 枣庄 2773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实施”到“全面推进”,充分体现了党在新时代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进建设不断深入。峄城区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资源与精神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和峄城区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充分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的伟大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后,为了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个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展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山东省结合实际,制定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着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二)峄城区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了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主要包括革命遗址、文物以及烈士陵园、纪念地、陈列馆等;精神资源主要包括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精神及理论、文艺作品等。峄城区曾经是峄县县委机关所在地,红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特色鲜明,1931年4月,中共峄西工作委员会在榴园镇西棠荫村成立,孙伯英任工委书记,王子刚任副书记,这是枣庄地区第一个农村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及其特委机关早就在峄县枣庄秘密开展地下活动,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在峄城建立了运河支队、峄县大队、文峰游击队等十多支抗日武装。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和粟裕、谭震林、叶飞等在峄县城驻防一年之久,在这里大打了一场连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都大加赞扬的漂亮仗“鲁南大捷”。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我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峄城区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一)融入乡村产业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能够为村民解决就业,帮助村民实现富裕。通过“红色文化+特色产业”的方式来做好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和乡村特色产业结合的文章,能够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比如,峄城区史料记载的血战七里店、米庄会谈、三里庄临时机场、巨梁桥惨案、沙路口战斗、朱阳沟战斗、孔村抢枪战斗等红色历史发生地目前均是村庄。这些村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利用红色资源引领乡村产业业态丰富发展方面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支持村民参与到旅游产业中,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产业,还可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者通过红色文化的宣传,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二)融入乡村人才培育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中来,就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咨政育人,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可贵的精神价值,比如,革命先烈们那种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国家独立富强、为人民幸福生活舍生忘死的精神,对于培育乡村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滋养。把峄城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精神养料,融入农村职业农民培养培训,提升职业农民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融入高校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对让大学生立志参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融入中小学生参与的红色文化相关的夏令营活动,帮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的理想。
(三)融入乡村基层治理
乡村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制度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年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和运河支队黄邱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时候,红色政权建设中的高效的组织建设、优良的作风建设对于今天的乡村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红色精神在凝聚人心、团结村民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峄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提升乡村组织的精神面貌、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帮助乡村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峄城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为民宗旨、奋斗精神挖掘出来,引导基层党员树立崇高的使命担当精神,将他们的先锋带头作用发挥出来。
(四)融入乡村文化建设
峄城区很多乡村有着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具有优秀的人文历史文化,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和引导村民投入乡村文化建设,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既能够使得传统村落的文化发生创新性发展,对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又能够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加强作用,让村民在物质上获得富裕。比如,阴平镇斜屋村结合文峰大队红色革命历史和万亩枣园风光,开发了“老红军讲党史故事”系列栏目,村民通过听红色故事接受了教育,还带动村庄大枣种植和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融入乡村生态建设
生态宜居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也是村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峄城具有着天蓝、山绿、水清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在峄城领导红色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都非常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新四军在老峄城城区和周边乡村打游击战争的时候,从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把其中的历史故事挖掘出来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褚洪文,男,1981年出生,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