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

浅析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

作 者:王卓亚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金牛路校区,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是学生良好应试成绩的重要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语文是一门语言,是人们理解汉字的表面意义和所蕴含的深层内涵,以及准确地进行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对于活泼好动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语文课程学习是其第一次对汉语语言的系统化学习和对母语的专业性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而语文作业则是发展小学生的语文思维、综合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普及,丰富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评价以减轻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压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本文着重探讨了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的重要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有效性

一、渗透分层理念,提高作业针对性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早在两千年前就由孔子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一种认可度较高、普及度较高的教育理念。尽管如此,在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统一化情况,比如同样的作业量、作业难度以及统一化的作业评价等,整体上来讲,这种“整齐划一”并没有带来小学生语文作业完成质量和语文课程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更加没有凸显对小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尊重,因而直接导致了不同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成长与进步。为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需要渗透分层的作业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权利,设置开放式的分层作业:

首先,以作业难度为标准,将布置的作业进行层次划分,即教材抄写→应用练习→思维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个人思维能力的作业内容;

其次,以作业量为标准,以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为出发点来适当地增减作业量,避免出现重复简单、机械性语文作业的布置,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以加大基础知识的训练为主来设计作业,从而强化其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取消书面作业,以引导其开展实践活动为主,从而启发其语文思维、锻炼其应用能力。

二、融入实践训练,提高作业实效性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而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却始终呈现出训练量大、形式单一枯燥的倾向,其重机械化抄写、轻实践性应用的模式更是严重背离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及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人需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的布置上,教师要积极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切入点,使学生在巩固知识、锻炼技能的同时,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树立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意识。通过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作业练习,使得知识不再是教材中条条框框的理论,而是更加丰富和直观的生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和能动性也会得到有效激发,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也会更加深刻和有效。

在学习《快乐的节日》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来为学生设计以下实践性作业:

①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应的故事、风俗;

②任选一个节日,撰写一篇与之相关的短文,或者完成相应的风俗活动,并拍照留念。

在这个实践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小学生一方面需要通过家长或者绘本等教学资源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又需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加深对某一节日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在完成相应风俗活动(如植树节植树、端午节包粽子、清明节为烈士扫墓等)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知识形成更深刻的体会,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对社会的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深化,更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生活化的思维和意识。

三、创新游戏模式,提高作业趣味性

长期以来,作业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知识巩固和技能提升两个维度,这种作业设计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文作业的机械化、无效性以及小学生作业完成的消极状态和厌烦心理。与初中和高中学生相比,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的特征较为明显,为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兼顾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为学生的作业训练创设一种趣味性的游戏情境,将学生的认知结构建构和游戏娱乐形式相结合。基于趣味性作业的设计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到作业过程中,并通过蕴藏着丰富语文知识的生活化游戏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以识字作业的设计为例,以往的作业形式大多是让学生反复地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来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机械记忆,但效果大多因人而异,很多小学生的记忆效率十分不理想。为此,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种文字童谣的作业游戏,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记忆效率。比如“国”字可以让学生们按照“大口里,一块玉,国真大,护我家”的童谣记忆,“爸”字可以让学生按照“父字旁,有下巴,爸爸顶天地,快乐你我他”的童谣记忆等。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积极性和识字作业的趣味性、有效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童谣识字比赛,将小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而后教师说出童谣,每个小组各自讨论,而后以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为标准来评判比赛的前三组,并给与相应的奖励。

结束语

爱因斯坦认为,相对于是一种艰苦卓绝的任务和负担,教育所教给学生的应当是一种宝贵的财富。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和渗透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的要求和政策,要从根本上变革以往作业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凸显对学生主体性以及语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生活化和实践性,从而在契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心理认知水平和现实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小学语文作业在锻炼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小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吉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语文课堂实效[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