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圆号教学中音色与音准的教学方法
作 者:李 涛
(星海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大
中
小
摘 要:圆号是交响乐队常见钢管乐器之一,其音色清晰、明亮且富有感情,在音乐作品中负责担任演奏富有表情且优美旋律的部分独奏,正因该乐器在音乐演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凸显把握圆号音色与音准重要性。但圆号为唇振动气鸣乐器,需要演奏者运用熟练唇部运动与扎实气息控制音色与音准,对此,教师需结合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分析圆号音色与音准教学,缩短学生领悟过程,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与音乐素养。 关键词:圆号;音色;音准;教学方法
圆号是一项体现综合演奏能力的乐器,每位教师都将如何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的学生作为重要教学任务。音色与音准是圆号教学关键所在,学生会因音准与音色方面存在不足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专业水平提升,甚至部分学生因此产生心理障碍,丧失学习圆号自信心。所以,教师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圆号音色与音准,妥善解决学生在学习圆号中存在问题,提升学生圆号演奏水平与音乐素养。
一、圆号教学音准教学
(一)注重呼吸训练
圆号对呼吸、音色等提出的要求相对特殊,呼吸训练成为圆号教学不可缺少组成。圆号呼吸方法和日常呼吸相比有着极大不同,前者属于强调技术性,后者则是与后天训练有关,需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控制。吸气即在短时间内吸入足够空气并使口鼻保持同时吸气,因为口鼻同时吸气才能迅速吸入大量空气。教师先让学生拿起圆号将号嘴放置中间嘴唇,上唇置放比例大于下唇,向外拉开嘴唇。在短时间内经两边嘴角空隙与鼻腔协力将空气吸入胸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其呼与呼气时间长短基本相等。如果说吸气强调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大量空气吸入胸膛,那么要尽可能延长呼气时间,逐步缓慢且均匀的呼气。演奏圆号另一重要环节即吐气,即保护性处理剩余气体。由于圆号的号口窄小,大流量气体无法经过号嘴,而又需要较高气压支持圆号演奏,导致在呼吸过程中需较大的吸气量,然而在实际演奏中却未能有效消耗现象。若吸气量少则未能达到足够气压,影响声音振动与力度变化,当吸气量达到饱满状态时则能有效保证演奏中气压,其余气体长时间停留在体内则会导致缺氧,此时演奏者则会出现憋气感,对正常演奏造成影响。对于圆号演奏而言,可采取饱满吸气法,即运用横膈膜将肺部底部吸满气,使大量空气聚集于底部,好似运用胃呼吸,实则是腹部与肺部发挥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手放置于肚脐上缓慢深呼气。或通过对底部肋骨扩张使肺部充气,可将手放置于肋骨两侧试探胸部是否扩张。做好吸气动作后稍微憋一下再缓慢呼气,呼气时间越长,吹的声音则越持久,收紧腹部会呼气结束而恢复至自然状态。音乐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呼吸训练方式,引领学生掌握正确呼吸,为演奏出完美音色奠定基础。
(二)注重音色稳定
虽然圆号教学具有规律性,但学生会因这一规律对其成型时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学进度。若直接否定规律则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虽然已传授知识,然而本质层面即对教学可持续推进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圆号教学中先组织学生练习稳定长音,教师在学生充的练习中发现寻找其不足,解决所有问题后再开展跳音与连音教学。例如圆号初学者需建立音准概念,初期吹走时鲜少能保证音准无误。 一般音准吹奏错误多与学生自身乐感不佳和缺乏娴熟演奏技巧有关,同时唇部动作或气息位置变换也会对音高准确与否造成影响。故而,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并运用合适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圆号音准基础,为后续提升做好铺垫。
(三)注重音乐素养
扎实的专业基础必然无法缺少音乐素养支撑,当学生具备较高音乐素养则可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音乐教师可在不影响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前提下锻炼学生圆号演奏基本功,例如在业余或走路时练习“唇震”,或在睡前将身体保持水平状态练习深呼吸。上述方式虽小,但却能在日益积累中夯实学生圆号基本功,发生质的突破。此外,保证音准重要因素之一即好的听力,一双高质量耳朵在音乐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学生对声音识别非敏感,则需培养学生听力。培养听力重点即形成较强音准辨别力且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可与音乐素养培育保持一致或与视唱练耳相结合,锻炼学生听力。例如在学生吹奏练习曲时将钢琴伴奏引入其中,使学生音准朝钢琴靠拢,逐层提升学生专业水平。
二、圆号教学音准教学
音乐灵魂即音准,也是对圆号演奏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圆号和其他乐器相比,其音域相对宽广,演奏者在演奏中运用不同气速、风口、气量等看吹走出不同高音。与此同时,圆号具有较多泛音,运用一个指法即可吹奏11个泛音。对此,学生在学习圆号中常遇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即音准,多与学生未充分认识音准重要性及未养成良好倾听音高习惯等因素有关,所以,音乐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不同层面正确认识音准,通过系统严格训练纠正学生错误音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例如借助校音器练习;教师可运用唱准音符方式引领学生正确认识音高以及训练其准确唱出吹奏音符音高,借助上述倾听与唱音建立准确音高概念。或采取长音练习法,要求学生运用较音器练习长音音准。在吹奏长音时先运用中等力度,再运用较音器对每个长音音准进行检测,在长音初期至结束时始终保持音准不变,再指导学生运用不同吹奏力度练习长音,最后运用渐强或渐弱吹奏力度练习长音并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保证长音平稳、准确且有力。此外,还可采取音高记忆听力法;学生经较音器训练音准后已形成准确音高概念,音乐教师可指导学生尝试脱离较音器建立准确音高记忆,锻炼音乐倾听能力,使借助调音器吹奏音高与记忆中音高相一致并学会运用记忆音高对自身吹奏的音准进行调整与校正。
三、结语
总之,音准和音色是高水平演奏圆号关键所在,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方面倾注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促使学生演奏出具有完美音色的圆号音乐,收获观众肯定。事实上,音色与音准训练并非只在圆号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等有着紧密联系。教师需做到全面涉及,使学生演奏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发自内心喜欢和热爱圆号,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泉.圆号教学中嘴部教学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研究[J].黄河之声,2020(19):24-25.
[2]崇翀.简析示范演奏在圆号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J].艺术评鉴,2020(11):67-69.
[3]马天宇.简析圆号的演奏方法和训练技巧[J].艺术家,2020(0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