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生生涯规划发展现状的实践研究
作 者:吕玉华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161)
大
中
小
摘 要:生涯发展理论认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生涯探索和定向阶段,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又有利于进入大学后的长远发展,因此,对高中阶段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本调查报告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高中生生涯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了解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对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实施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涯规划影响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于时代极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这种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成为一个日益被关注的话题。把职业生涯规划及早地引入学校教育,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习和未来就业的关系,也是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相当多的高中生只关注高考成绩,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而家长和学校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使得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既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目的
目的一: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高中生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二:探索高中生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并对原因进行讨论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中生生涯规划的现状及特点。
(一)研究对象
抽取本校高一到高三共900名学生,发放问卷900份,剔除无效问卷25份,有效收回问卷8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其中男生485名,女生390名;一年级317人,二年级335人,三年级223人。
(二)研究工具
本文所用的《高中生生涯发展问卷》是台湾学者苏玉婷(2002)在林幸台研究的基础上修订的问卷,适用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包括两个层面:生涯态度、生涯行动,四个分量表: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计划,共40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可以接受,某一维度上得分越高,则在该维度上的发展水平越好。
问卷采用的是Likert四点量表,施测时间约为15分钟。
(三)统计分析处理
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生生涯规划状况总体分析
注:“*”,p<0.05;“**”,p<0.01;“***”,p<0.001。下同。
从表1可知,在生涯四个分量表中,平均数以生涯信念(32.72)最高,生涯计划(25.34)最低。而标准差则以生涯计划(6.97)最高,离散情形较高,生涯信念(5.20)最低,离散情形较低。在生涯态度与行动两个方面,生涯态度平均数高于生涯行动,而生涯态度的标准差较低。
在生涯感受上,虽然得分并不低,但依然可以看出高中生对自己目前的生涯发展状况和将面临的生涯发展任务较为焦虑,容易有害怕、彷徨、悲伤和痛苦等负向感受;在生涯信念上,高中生对未来的发展抱有较为积极的信念,但同时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在生涯计划上,高中生对未来就业或升学的计划或行动力在中等水平,但大多只关注学习,而缺少主动规划自己生涯的能力。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生涯发展中处于矛盾的状态,他们既对未来的生涯抱有积极的信念,又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同时可能对社会职业认识不清、了解不够,生涯规划意识不强,行动力也欠缺。
(二)高中生生涯规划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1、高中生生涯规划状况性别差异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分别以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探索、生涯计划、生涯态度、生涯行动和生涯发展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2.
表2高中生涯发展的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高中生在生涯信念、生涯计划、生涯态度和生涯发展上,男女生并无差异,而在生涯感受、生涯探索和生涯行动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女生的生涯探索和生涯行动普遍高于男生,而在生涯感受上男生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生涯的感受上要比女生乐观,但相反,在生涯探索和行动上女生却比男生要更加积极,说明女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外界职业的认识要比男生更加丰富,因此女生的生涯发展整体略高于男生。
2、高中生涯发展年级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级之间在生涯发展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表3高中生涯发展的年级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高中生的生涯成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上升。
从生涯发展各分量表来看,高中生在生涯信念、生涯计划、生涯态度和生涯发展上在不同年级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生涯感受、生涯探索和生涯行动上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随着年级的递增,高中生对生涯感受问题越来越关注,焦虑感增加,对未来的规划与安排也越来越重视,但是行动上没有太大提升。
3、学业成绩对生涯规划的影响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学业成绩之间在生涯发展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表4。
表4高中生涯发展的成绩差异比较
本研究按照被试自陈的成绩排名,即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结果显示,在每一维度上都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成绩越好的同学,对未来的信念越积极,对职业世界的了解也越丰富,对未来行动更有计划,生涯发展也越成熟。但是从标准差来看,相比成绩良好和一般的学生,优秀学生和较差学生在生涯发展上离散情形较高,由此可知,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在生涯发展上内部差异较大,而成绩良好的学生和一般的学生则相对分布比较均衡。
四、高中生生涯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讨论分析
从以往研究看,我国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本研究的结果也得出相似结果。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1)学校的生涯教育欠缺,重视程度不够。笔者所在的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教育质量也堪称优秀,但尽管如此,据笔者了解,市内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的高中并不多。一方面,许多学校没有课时给到生涯规划课程,因为评价一所高中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升学率,所以更多的课时要安排给高考科目;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尽管开课,但学校既无资金保障,也无课程开发小组,缺乏科学指导。2)家庭因素。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报考志愿时多是父母包办,很多家长又缺乏对大学和专业及整个社会职业的了解,容易导致盲目填报,影响孩子的大学学习甚至将来的就业。3)个人因素。基于前两个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人难免缺乏社会实践,对职业知识仅停留在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另外,高中生对自我的评价也不够客观和稳定,使得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脱节。
五、结论和启示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因此,在生涯教育过程中,如何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如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如何将课程和活动融合起来,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生涯教育,是生涯教育实施时应考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邱美华,董华欣.生涯发展与辅导[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3、郭美兰,伍凤,刘银燕.益阳市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08(3)
4、赵士果.徐州市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与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5、吴炳进.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