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的优化研究

浅谈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的优化研究

作 者:闫 辛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中心幼儿园,山东 济南 251414)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幼儿教育方法,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区域活动是常见的形式。优化区域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关注区域活动环境的构建,材料的选择,有效指导的落实,才能让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全面成长。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材料;发展;引导
前言
区域活动,重在为小朋友提供相对舒适和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在有效的区域内实现互动交流,从而完成知识的获取和认知的拓展任务。区域活动,是以游戏教学理念为基础的。加强区域活动构建方式的探究,能够让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一、重视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
区域活动,是一个新的教育名词,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因此,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使用区域活动教学模式时,存在不同类型的问题。像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未能重视幼儿的需求,或没有对区域功能考虑周全,致使所选择的区域活动材料不尽合理。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相互干扰,影响了最终的区域活动体验。
首先,幼儿教师要确保活动区域的动静分离。所谓动静分离,就是将动的区域活动和静的区域活动有效分离,营造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像阅读区域休息区这样的区域,则为静的区域。朗读区、操作区、表演区,则为动的区域活动。对静与动的区域活动加以分离,能够减少不同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干扰。教师可以利用泡沫板作为隔断,促进动静区域的分离。让选择不同区域活动的幼儿,获得更好的参与体验。
其次,要关注主题化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合理搭配。每一个区域游戏活动,都需要得到对应材料的支撑。像在家庭区,教师要为小朋友们准备床铺、沙发、电视等家庭生活材料。在美工区,要结合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准备画板、彩笔、橡皮泥等不同的材料。在超市模拟区,则要准备货架、货品、收银台等材料。不同的区域活动都有其对应的主题,从主题出发,选择丰富多样的区域材料,有助于小朋友快速投入到区域情境中,发挥个人想象力,一边享受游戏活动,一边探究新的游戏活动形式。
二、加强区域活动中的幼儿互动
促进幼儿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是区域活动组织的重要目的。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引导相对内向的小朋友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积极互动,有助于其转变个人交际意识。这些小朋友总是自己静静的坐在某个角落,认真完成着教师所交代的一切任务。虽然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小朋友综合发展的。利用区域活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给每一位幼儿都提供公平的参与机会,促进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在不同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交流愿望,锻炼他们的交流技能,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开发和交际意识的培养。
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开展无障碍的交流。他们在区域情境之中,有不同的交流方向和交流欲望。像在厨房区域,小朋友们一起用过家家的方式,在制作着美味佳肴,在完成锅碗瓢盆的洗刷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小朋友会针对菜品制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像“我认为应该少放一些盐,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有的小朋友会根据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提出自己的需求,像“我来刷碗吧,我喜欢做这件事情”。在小朋友主题化的沟通与交际中,区域活动的活力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也会逐渐提升。促进区域活动能够让小朋友深入参加主题化的区域游戏,提升其学习体验。
除了某一个区域内的有效交流,教师还要鼓励幼儿突破区域限制,实现大范围交流。区域内的小朋友,可以结合手头的活动或游戏内容直接沟通。而区域之间的小朋友看似没有交流的需求,但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总有小朋友会对所参与的活动感到疲倦,临时更换区域活动,加入到新的活动中。像有的小朋友在厨房区域玩够了,便想要加入到美工区域。但美工区域的小朋友可能会不同意,这时想要加入的幼儿则需要通过自己有效的交流,成功地融入到美工区域,这样区域间的交流,是锻炼幼儿交际技巧的绝佳机会。
三、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指导作用
幼儿的年龄相对较小,教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在以往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总有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有误解。盲目指挥,让幼儿开展看似热闹却教育效果较为低下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之中,教师要通过建议或协商的手段指导幼儿,更好地融入到区域活动中。
幼儿教师是区域活动的观察者,也是参与者。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区域游戏活动为游戏而过于放纵幼儿。教师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加入他们的游戏活动,再以玩伴的身份提出建议。像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幼儿们在想方设法制作陀螺。大多数幼儿都会快速将纸片剪成圆形,再去制作陀螺。因为,很多小朋友觉得圆形的卡片才能制作出陀螺,陀螺才能成功转动。教师可以融入到小朋友的区域活动中,用另外一种形状制作出陀螺,从而引导小朋友们尝试不同的形状,放开思维,大胆想象,动手操作。让小朋友们明白,只要选好中心点,无论什么图形,都可以成为陀螺。
结语
综上所述,关注幼儿对区域活动的期待和需求,借助区域活动的有效组织,促进幼儿探究以大教室、小区域的结合方法,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在区别化的区域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发展个人能力,在快乐的去游戏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霞. 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55):159-160.
[2]李霞.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实施数学教育的策略探究[J]. 读与写,2021,18(2):276.
[3]王鑫. 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 善天下,2020(16):893-894.
[4]江雪.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区域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中外交流,2020,27(18):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