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双减”政策下初中学校作业管理的有效策略初探
作 者:马志奎
(同心县第二中学,宁夏 吴忠 751300)
大
中
小
摘 要:“双减”政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作业进行管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学校来说是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学校要严格按照“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的相关规定对作业进行管理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学校;作业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和检测,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学习内容增多,作业量增大,使得许多初中生出现了厌学现象。针对某些学校学生作业量过多、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真正减轻学生的压力。因此,“双减”政策下,初中学校要认真研究政策精神和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本校教师创新作业形式,降低作业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出现。
一、初中学校作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尚未形成科学作业观
作业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虽然“双减”政策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有些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科学的作业观。不少教师认为作业是对某一知识点的巩固和完善,希望学生在做作业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因此,学校在布置作业时遵循学生考什么就讲什么,讲什么就留什么的作业原则。还有些学校的教师布置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给全班所有的学生布置了相同的作业,不分层次,导致成绩优异学生浪费时间做重复性的习题,而学困生则面对一些题目束手无策。也有些初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考虑作业的质量,有些作业简单而重复,如让学生重复抄写某一知识点等。这样的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做作业时只是被动地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还有些教师虽然布置了作业,但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只是要求学生自己将错题改正。
(二)缺乏作业研究与支持体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布置、研究作业的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能力,然而部分学校及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和研究并不重视,学校也没有对教师进行过相应的培训。学校的教师也很少主动去研究作业。虽然也有些学校的教师会主动研究作业,但大多数也是出于功利性的考虑。面对中考,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式的作业,作业形式单一,学生和教师都苦不堪言。
(三)缺少高效的作业管理体系
许多初中学校对作业的管理大多限于查看教师是否对作业进行批改,批改是否有作业评价。对教师布置作业的数量、质量、作业的形式以及作业的效果并没有针对性的评价。据调查发现,有许多学校的教师布置的作业有数量而无质量;还有些教师布置的作业缺乏针对性。而学校对作业管理却没有统一的要求标准,因此对教师作业布置的评价无法评判。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学校作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师作业观
布置科学合理的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要途径。初中学校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大作业管理的力度,明确教师正确理解作业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因此作业布置的理念要从“作业设计”向“学习设计”转变。通过培训让教师改变作业只能布置在课后的观点。使作业由课后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布置的作业要紧扣学科特质和教学内容,要以生为本,依据学情,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提高作业的质量,学校可要求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优化作业设计。相同学科的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集体讨论研究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作业的形式、难度及操作、批改等。使布置的作业符合学科规律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业的作用,并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情境,还可将作业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多布置一些自主合作探究型的作业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总结归纳知识。教师也可将当堂检测作为学生的作业,利用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哪些知识是学生掌握较好的,哪些知识是学生掌握不好,有待提高的。此外,学校还要关注作业的实效性,不仅要关注作业的内容,还要关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为其设计不同层次的可选择的作业。作业的难度要适中,使多多数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丰富形式精准布置
初中学校在对作业进行管理时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学情,要求教师认真研读作业常规,将作业管理落于实处。学校在对作业进行管理时要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实施多学科协同布置,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的方式。由相同班级的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协商作业形式、作业量等。在协商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作业单的形式协商出作业内容、作业量及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学校也要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具有层次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及知识掌握情况将学生分为几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必做题和选择题,通过分层次作业巩固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模仿识记类的作业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而对学习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为学生布置一些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作业,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通过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进行作业管理时,要明确要求教师要考虑学情,以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来吸引学生,同时要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对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教师可采取对二次批改的方式批改学生作业。 作业批改的形式可以是传统的用笔批改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让学生在黑板上汇报板演的形式进行批改。面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对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采取提升作业本封面等级等方式进行奖励。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学校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二次作业纠错,以帮助学生养成二次作业纠错补错的习惯。
(三)作业评价多元化
初中学校在对学生作业进行管理时,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作业的主体可以是学生自己,让学生说出自己本次作业的优缺点,并记录在作业的旁边。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评,通过组内互评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并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家长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要依据多元性、包容性的原则。不但要对学生作业的对错情况进行判定,还要对学生的作业等级做出评定。在评定学生作业等级时,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可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来激励学生,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对待作业。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除了可以采用常规的作业评定等级外,还可为学生开辟出一块展示学生作业的展示区,如宣传栏等。此外,教师也可采用口头评价或者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作业的形式对作业进行评价。
(四)作业讲评的多样化
作业讲评也是学校作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明确对教师的作业讲评提出要求,要求教师重视作业讲评,创新作业讲评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常规的作业讲评形式就是教师指出学生作业的正误情况,并找出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的现象、原因以及应该如何纠正。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某种问题进行专题讲评,并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将某问题的错误实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学会如何分辨正误。为了提高作业讲评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如将学生作业放在展示台上展示给学生等。
结语
“双减”政策下,初中学校要重视作业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和引导,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作业观,避免作业的单一和随意,利用形式多样的作业吸引学生,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从而使“双减”政策落于实处,使学生及家长真正从学业负担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周毅. 落实作业管理,从优化作业设计入手[J]. 课程教育研究,2021(36):19-20.
[2]陈春艳. “双减”之下,初中道法作业管理如何优化[J]. 文渊(小学版),2021(7):2284.
[3]李华.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管理与校本研修论坛(提质、减负增效措施)[J]. 文渊(中学版),2021(7):269-270.
[4]蔡达红. 家校合作开展初中化学作业管理的措施思考[J]. 考试周刊,2021(82):100-102.
[5]饶中良. 重构与优化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新样态探索[J]. 教育科学论坛,2022(10):62-64.
[6]金邦坦,金娟. 农村初中作业管理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9(8):13-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