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作 者:姜明英 (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初级中学,重庆 402460)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教育形势依然严峻,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教学管理时不仅要考虑到现阶段初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叛逆心理,还要面临留守儿童、教学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基于当前农村教学管理的复杂状况,本文着重对农村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对策分析,以期为农村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难点与对策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和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基于农村教学的实际状况比较复杂,农村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需要综合考量客观因素和教学现状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制定管理方案,以强化班级管理效果。同时,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要考虑到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学差异,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以自己的思维为引导,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满足学生全年发展需求。

一、现阶段农村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一)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目前由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大批农民工选择进入城市发展,而放弃建设农村经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不断下降。同时因为缺少资金支持,农村初中学校也面临着教学资源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办学基础薄弱等问题,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此外,基于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社会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加,学生缺乏完整的心理培育体系,也导致了管理工作的困难。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而自身心理又比较脆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叛逆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常年由亲属陪伴和教育,也可能会使学生内心压力激增,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水平,再加上亲属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并不能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辅导,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常常会面临“学困生”“留守儿童”等问题,导致传统教学管理失灵,所以,初中班主任的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现实问题给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

(二)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就现阶段来说,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依然比较大。一方面,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较为敏感,而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又是班主任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导致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1]。另一方面,学生的叛逆心理的产生,会使其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和反抗行为,进而阻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对于身处于农村的初中生来说,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和教学资源的短缺,他们的心理往往比城市的孩子更加敏感,再加上他们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很容易因为情绪波动而产生极端行为。因而农村初中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心路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力度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独自进入城市打拼而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或爷爷奶奶照料[2],这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农村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完备的教学体系,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并不能有效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断激化。所以,基于农村教育发展出现的问题,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积极引导家长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让学生可以在亲情包裹之中,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虽然初中生的心理比较敏感,容易产生心理疾病,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但是通过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父母的教导下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主动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还能让学生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教师还要针对留守儿童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并结合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构建更加完备的教学管理体系,促使自己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拉近与学生在之间的距离,并在沟通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疏导,让学生可以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和爱护,以此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促进师生平等交流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较为敏感细腻,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所以很多农村班主任在进行对初中生的管理时常会产生无无力感,甚至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被迫放弃对部分学生的管理。这就导致管理工作不但不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甚至使学生的行为更加偏激。基于此,农村初中班主任如果想要更好的解决这一管理难题,就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交流通道,并在交流中提升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促使其在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实现在交流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同时,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主动与学生进行探讨和商议,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并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借此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班主任如果想更好地解决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并结合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以此构建更加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注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运用更加温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以此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胜 , 邓海萍 . 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14(004):106.

[2]李宇辉 . 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000(00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