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1+X”证书制度内涵进行了分析,就“1+X”证书制度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相关建议,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进行了实践性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1+X”证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一、背景
到2020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预计7000多km,2025年末将超过1万km,2030年末接近1.5万km,目前我国运营线路规模、在建线路规模和客流规模均居全球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轨大国”。如何实现从“城轨大国”到“城轨强国”转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及人才培养的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二、机遇
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能工巧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2019年开始,教育部重点围绕从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三大维度,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是指学历证书(即文凭),“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三、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等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各批次的轨道专业大类1+X证书试点工作,充分体现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深度校企融合。
四、行动
我校积极推进并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功申报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1+X 证书师资培训、考评员培训。
(一)依托专业建设项目 助推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1.成功申报2019年重庆市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成为紧缺骨干专业,建设期2年,现已顺利通过终审。
2.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管理办法(2020年试行版)》的要求,构建满足考评需求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通过审核,成功获得“1+X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
(二)深入谋划、精心组织实施 探索有效路径
轨道交通系以试点学校考核站点的首次考试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稳步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核的组织、培训、实施考核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选送优秀专业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的说明会和企业培训(重点是站点的培训考核管理及要求),进一步明确试点学校和考核站点的实训设备配置、考核软硬件要求、学生培训考核组织等工作重点要点;通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推荐,结合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精心组织首批50人培训考核学生名单,保证后续工作有效推进;集中研讨制定培训方案并严格实施,利用好课余及周末时间,做好理论与实操培训,将过程资料进行及时有序归档,以便总结反思查找问题;精心安排考核、严格按照站点考核要求逐一对标执行,保证考核过程标准顺利的同时,使通过率达到预期目标;做好反思,召开“1+X”证书培训考核总结会,以诊断改进为目的,有效地、逐步地提高此项工作成效,争取中、高级站点。
(三)院校交流 取经问道 优化落实“1+X证书”制度
轨道交通系在专业建设中利用调研同类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机会,积极交流探讨“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与创新做法。在校内鼓励专业课教师大力开展校本科研课题的研究,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相关课题研究,一方面介绍宣传我们的做法,另一方面取经问道优化此项工作。先后与3+2合作院校重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公共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等就中高职贯通培养和“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五、问题与措施
当前的“1+X”证书制度在课程设置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将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期不断改进提高:1.深入课证融通研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高技能梯队双师型结构;3.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 做好课堂革命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吴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27)
[2]刘华桥 王德春 刘阳.轨道交通类专业 1+X 证书制度实践探讨.[J].科技风,201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