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材料投放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材料投放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作 者:马玉敏 (昆明市教工第一幼儿园,云南 昆明 650233)


摘   要:区域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游戏,材料则是幼儿实施自主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工具。因此,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性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创设特色化的游戏区域,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体验,使其能依据自身发展区域选择区域游戏,将自身的主体地位突出来,为幼儿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基于此,教师要结合此依据,加强对材料与环境的开发,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实现。
关键词:材料投放;幼儿园;区域游戏;深度学习

区域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生活与学习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区域游戏教学资源的开发、挖掘与利用。目前绝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在开发与利用区域游戏,都会设计出多元化的区域游戏,促使多元化的区域游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文章通过对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推动教与学的均衡发展,促进幼儿能在区域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
一、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中灵活的教育形式,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游戏则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将自身的天性与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并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恰当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心智与能力的发展[1]。因此,在进行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不能存在主观随意性,而是要在幼儿已有基础上逐渐提升材料操作难度,以此来吸引幼儿注意力,从而促使幼儿能投入深度学习中,实现对幼儿创造力与自主性的培养。
二、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导向的区域游戏情境
深度学习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能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但学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已经直接确定了区域游戏创设是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鉴于此,教师要在区域游戏中将问题转化成游戏任务的形式,引导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学习经验,形成知识经验的构建与迁移。但是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生活相连,具有探索性与趣味性,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达到调动幼儿已知经验的效果,促进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打击乐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收集生活中通过碰撞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如勺子、筷子等,并将其带到幼儿园中。随后组织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这些材料当成乐器投放在区域游戏中,能有怎样的效果呢?通过此种形式能使幼儿主动将材料融入到区域游戏中,让幼儿能创编出不一样的打击乐,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现。
(二)给予幼儿持续深入研究的时间与空间
探究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取新知识并构建出新知识体系。在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进行分配任务与准备材料,到正式展开游戏需要较长的时间[2]。鉴于此,教师要在区域游戏中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时间与空间,确保幼儿能自主地投入到区域游戏里,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进行区域游戏时可以大胆放手,让幼儿能自主地照顾自己的生活。如,在进行元宵节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接订单”的形式,使幼儿自己动手剥果仁、搓元宵,并鼓励不断孩子:只要采用干果夹,就能轻松地剥开果仁,并依据要求放入适当的果仁,就能完成订单。借助此种区域游戏形式,能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升,实现深度学习。
(三)合理参与,指导幼儿参与游戏
为了能有效避免盲目指导,教师在实施区域游戏时,可以与搭班教师实施分工合作,并通过定点观察区域,以此来了解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经验建构能力。并且教师要在观察基础上,适当性地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暗示性指导,注重介入的时机与方式。
例如,在幼儿进行美工创作遇到困境时,教师可以通过以游戏同伴的身份一同参与到美工创作里,并对幼儿实施启发性的暗示,采用平行介入的方式,推动幼儿实现深度学习。再例如,在进行音乐表演游戏“狮王进行曲”中,教师要参与到游戏中可以通过扮演其中的角色融入到游戏中,采用角色形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指导幼儿实施游戏,从而利用交叉介入方式推动幼儿深度学习。
(四)引导幼儿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自我反思是加深自我认知、体验及自我调节的过程。而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并未成熟,并不能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学会进行客观的自我判断形式,首先,借助问题的引导,帮助幼儿能发现问题,并能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是通过解决问题助力幼儿能实现游戏目标的内化,促使幼儿明确游戏中需要做什么。
例如,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第一,可以采取暗示法的形式,通过利用环境告知幼儿区域地方、人数,还可以借助插卡提醒幼儿,如插卡区只能插入五张卡,使幼儿能明白此游戏只能五个人进行玩耍。第二,采取图示法,通过将游戏规则以图画和文字的形式提示游戏。第三则是采取提醒法,针对在游戏中经常忘记游戏规则形式,教师可以采取语言、肢体动作的形式提醒幼儿,促进幼儿深入区域游戏,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五)尊重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深入探究与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要学会尊重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分析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而把握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需要努力的方向[3]。同时,教师切勿局限幼儿的想象力,要学会尊重幼儿,才能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区域游戏“颜色的秘密”中,教师要放手让幼儿自主地将各种颜色进行随意地组合与搭配,探索不同颜色的颜料融合后所产生的变化,促使幼儿能在区域游戏中探究颜色的秘密,并能推动幼儿想象力与逻辑思维的发展。再比如,在进行“魔尺的玩法”区域游戏时,让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中,在摆弄、尝试与探索多种游戏的玩法,从而形成新的游戏玩法。通过此种形式,能使幼儿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中,探索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幼儿相互学习,推动深度学习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材料投放运用于区域游戏中,能促使学生与积极主动且兴奋的状态融入到深度学习里。鉴于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借助游戏材料的投放促使幼儿探究能力、解决能力的发展,助推幼儿实现深度学习,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允诗. 幼儿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探寻[J]. 魅力中国,2020(24):35-36.
[2]王馨婉. 博大精“神”,快乐学习——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区域游戏深度学习的实践[J]. 读与写,2021,18(4):268.
[3]张曙光. 谈聚焦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助推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 新一代,2021,25(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