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院校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着党史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方式简单、片面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党日活动新思路。
一、引言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开展工作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新时期在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是夯实基层党建, 提高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建设者和见证者。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其中规定:“推广党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在主题党日开展‘三会一课’、缴纳党费、参加服务群众等活动。”在实践中,以“党史党情”为背景,确定不同的“红色主题”,以“红色文化艺术”为载体,探索构建起“1+N”红色主题党日活动机制对于创新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大任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有信仰坚定、道德高尚的党员队伍支撑学校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抓好基层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尤为重要。
(一)有利于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与发展。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指导行动。高校党组织必须高质量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探寻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长效化发展的正确道路,促进学习成果转化,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举措。
(二)有利于持续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队伍中的年轻力量,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有利于党员同志明确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在努力实现新时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不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可以不断强化对党员自身的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加深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展望祖国的发展变化,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激励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三、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开展情况现状
笔者作为一名学生支部书记,根据自身组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感受,调查研究所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情况,以及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党日活动”较为形式化
有些学生党支部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当成任务,开展过程中,只是做样子、走形式,按上级党组织确定的主题挂上会标,召集党员拍个照,留下痕迹。为了完成党建任务,少数党支部出现了“拍完照就散会”、“主题党日变成工作会”、“补资料”等走形式现象,而且创新性不足,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活动吸引力不足,组织者和参与者容易失去兴趣。对于是否对内容进行学习讨论、 党员是否受到了教育启发,一概不关心。
(二)“党日活动”较为单一化
大多学生党支部采取“课堂 ”式集中学习理论的教育模式,这样简单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却有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多数情况下存在支部书记讲,党员被接受知识的局面,内容形式枯燥单一,学生党员学习热情不高,缺少有效的互动,缺少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没有从实践中发现和创造性地挖掘党日活动的价值意义。
(三)“党日活动”缺乏系统设计
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支部在对政治任务进行规划和实施时未能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党日活动开展的方向存在偏差,既无法发挥学生特色专业的创新优势,又无法发挥党日活动的应有效果,造成学生课程思政的领悟不够,最终造成党内工作与教育发展事业的相对脱节。
(四)“党日活动”参与度偏低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任,由于辅导员本职工作相对繁忙,导致学生党支部管理缺位。另外,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党员人数较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时间和学生党员上课、复习或实习时间有冲突,党日活动的时间确定好后,总有一少部分学生党员由于实习或者其他不确定因素,不能按时当场参加本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从而使党日活动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近年由于疫情原因,也给各个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的开展增加了挑战性,许多学生党员不能够在此期间受到与党相关知识的培养教育和熏陶。
四、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路径探索
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推动下,以“党史党情”为背景,确定不同的“红色主题”,探索构建起“1+N”红色主题党日活动机制。“1”即指学习党史学习教育规定书目文章;“N”即指非指定组合“自选动作”。
1、创新改进主题党日活动内容,要紧密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要在确定活动形式方面,力求做到形式灵活多样、特色鲜明。主题党日活动要坚持以集中学习为主,紧扣主题和内容,可以采取重温入党誓词、缴纳党费、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上级重要会议及重要文件精神、书记上党课和党员上微党课、诵读红色经典、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专题辅导、集中讨论和集中观影、支部书记点评等多种形式,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在原有活动形式基础上,可以不断创新,采取更多的形式开展。
2、创新党日活动的形式,形式创新是党日活动的难点所在,而且在这个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想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党日活动需要通过不断地革新形式,才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改善传统的言传身教的固有教育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党日活动新形式。在网上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开展各种主题讨论,选派一些大学生代表在网站( 微博、知乎等) 通过网站发帖子,发信息,聊天的方式分享党的发展历史。及时地公开发布各种有关党建的新闻信息,党史相关知识,通过这么多开展党日活动的方式,看到了主题党日活动多样化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建立一个学校学生可以交流互动并且可信的网络平台,让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或有意向入党的学生和已经入党的学生党员之间有好的学习交流,讨论并及时开展正面的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激发广大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党建建设工作的学习兴趣,并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重任一以贯之地融入党日活动。适当地运用新媒体开展头脑风暴、时政沙龙、短视频录制等,或者在传统形式中融入新元素,如社会志愿服务、快闪表演、微党课等,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
3、系统化设计党日活动,民办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学制、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特点,对本校内的党日活动进行统筹设计。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维度”创新党日活动形式设计。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可以与教工党支部、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党支部结合、服务对接相关单位的党支部合作,搭建更广阔的活动平台,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能够学习其他党支部的先进经验,得到快速成长。系统化设计不仅从时间纵向轴上做阶梯式递进设计,还需从主题内容、形式、平台、效用等层面做设计,并且形成特色,一系一品、一院一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知识优势和技能优势,最终形成一个完备的学习系统,全过程、全方位地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引导。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就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史,另一方面在于从历史的兴替中总结经验教训不忘初心。在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学生党支部中进行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是进行方式方法创新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必要举措。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基层党组织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后续的实践探索仍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 1)
[2] 杨文娜.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效性的研究 [J]. 现代经济信息,2018(11):442
[3] 邓诗琪,程环,郑娅.“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学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性研究[J],古今文创,2021-34-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