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刍议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王 宾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8)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义务教学中,科学教学是教授学生科学认知,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科目。以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来讲,科学的意义要同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一样重要,在科学学科课堂中,学生能够学到科学常识,还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科学知识中时刻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心理,对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背景,要不断创新小学科学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涵,将游戏化引入教学课堂,用做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从游戏中保持探究未知的意识。因此,本文就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能够帮助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创新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科学;课堂;应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引入科学教学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养成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未知的探索能力,让学生以科学严谨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参与学习。从目前来看,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内容不够新颖等问题,在教学课堂中不能很好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探索实践中学生参与度较低等。因此,要想让科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需要科学教师以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考虑,将游戏化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之中,以科学合理的绘画,促进游戏和教学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探索方法。科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游戏化教学在课堂中的正面效应,不断提升游戏化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一、游戏化教学概述
在教学课堂中加入游戏化方式能够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将游戏和教学二者有机融合产生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将课堂知识以游戏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以游戏的思维和方式展开学习,这个过程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1]。科学的游戏化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游戏意义的本身就是让学生激发创造力,将精力集中在游戏过程当中,能够利用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将游戏的乐趣转变为学习的动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主动探究的意识。
二、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生的科学素养核心能力也被更多的教师和家长重视。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仍然很突出,在当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对课堂拥有绝对主导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受到限制,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讲授。此外,还有部分学校对现代信息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教学方式无法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刚接触科学课程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难度逐渐增大,让学生难以保持长足的学习动力,这反映了学生动力后劲不足的情况。教师要以学生兴趣入手,将科学知识游戏化,逐渐减弱教学的难度,让学生易于理解,从而更好进行学习[2]。
三、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竞争合作策略
游戏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竞争性,二是合作社。在游戏化教学方法中,教师要善于钻研游戏中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以便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积极性,从而发挥出游戏教学法的最大作用。例如,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小组成员直降鼎力配合,相互合作,而小组之间则为竞争的关系,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又能起到组间相互竞争的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学生为了团队的荣誉会尽最大课程完成教师预设的任务,在竞争与合作的策略下,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从而让学生清楚自身的缺点及优点,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情境设置策略
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来自教师讲授的知识,这个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是学生建立和完善知识体系结构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好知识体系结构。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富有游戏化的教学情境,科学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的学习意识,在游戏化情境中要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学生能力的发挥给予充足的空间。与此同时,教师创设的游戏化情境要有一定的代入感,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讲授环境问题时,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分别扮自然中的动植物,以肢体语言和语言变化来反映自然环境受到破坏而产生的影响[3]。
(三)提升游戏的阶梯性 
教师是游戏化教学的创设者,在游戏设计时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科学教学思维融于游戏中,从而进行教学调整。一方面,将游戏引入小学科学课堂中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能让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随时把控教学节奏与进程,防止学生因为游戏化过度而产生教学偏离的情况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教学实践表明,游戏化教学手段已然在教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得到了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通过学生学习的反应来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研究将教学任务细化,把游戏化教学手段融于科学教学体系当中,从而不断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理解科学知识,在动手实践时能够掌握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较好的探究主动意识,最终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胜国. 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张庆恩.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5):1.
[3]高阳.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