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食品安全认知初探

幼儿食品安全认知初探

作 者:段 红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幼儿园,河南 漯河 462600)

摘   要: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以食为天”是除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之外另一个获得社会共识的头等大事。作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食品安全问题既关乎幼儿的安全保障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又直接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就现阶段幼儿园食物安全情况而言,幼儿误食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等问题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峻威胁,因而,进一步加强幼儿食品安全认知教育,并促进该合理认知向自律行为的转变十分重要。
关键词:幼儿;食品安全;认知;实践

引言
《0-6岁婴幼儿食品安全指南》中特别强调了食品安全对于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从现阶段影响婴幼儿食品安全的几大制约因素入手,科学制定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健康食谱,以期通过幼儿食品安全精细化管理,提高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组织对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同样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由此可见,做好以下工作,全面培养与提升幼儿食品安全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婴幼儿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其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在幼儿教育中合理开发这一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就可以为教学效果提供强有力保障。因而,在有效开展幼儿食品安全认知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室或幼儿园内张贴与幼儿食品安全有关的图片,如哪些食品富含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或其他有害健康的化学添加剂、哪些饮食习惯会影响身体健康、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如何区分食品的健康状态等,或者通过幼儿园内的壁挂电视播放食品安全普及教育,从而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食品安全认知教育。
除此之外,幼儿食品安全认知教育是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内容,幼儿在校期间的食品安全认知培养需要幼儿园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共同任务,因而,需要从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的制定上对幼儿在校期间的食品安全进行保障,从而使幼儿正确认识到食品安全对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对各个岗位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予以明确,并以完善的奖励、惩罚体制来促使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其次,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组织结构,在原有的人员架构上增加食品安全营养专员,对幼儿园食品供应和日常食品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
二、开展系统的食品安全教育
幼儿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跟风”现象,即看到其他小朋友吃什么,自己也想吃,或者看到那些色彩鲜艳的零食外包装就会央求家长买,但实际上,这些赤裸裸的“糖衣炮弹”背后所隐藏的就是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食品安全认知教育中进一步强化健康食品知识,使幼儿能够正确认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不同和优劣。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个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小视频,让幼儿通过视频概括故事内容,然后引出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幼儿讲解较为专业和复杂的食品安全知识,以强化幼儿头脑中的食品安全认知意识,进而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幼儿健康食品的选择能力。比如,教师在食品安全知识讲解之前,可以播放以下故事片段:
夏天的时候,妞妞很喜欢吃冷饮。有一天,妞妞央求妈妈给自己买了一个冰淇淋,吃完以后,她还喝了很多凉水。晚上的时候,妞妞开始肚子疼,经过医生诊治,发现是肠胃问题。康复以后,妞妞再也不敢一个人吃一个冰淇淋。
在这个故事中,贪凉的妞妞因为摄入过量冷饮食品,导致胃肠道温度骤降,破坏了胃肠对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通过这个幼儿们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导入,幼儿们正确认识到了过度摄入冰凉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方面促进了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形象化、趣味性的形式展示幼儿们喜欢的泡泡糖的成分(甜味剂、香精、增塑剂等),然后再讲解这些微毒成分对幼儿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导幼儿树立远离这些有害食品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组织多元的食品安全活动
体验是幼儿获取食品安全知识、掌握食品安全选择能力、建立食品安全认知的主要途径,倘若继续沿用现阶段普遍推广的理论知识说教式教学模式,不仅会造成幼儿知识学习的困惑,也会使其丧失食品安全认知学习的兴趣。因而,教师就需要立足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身心健康发展需求,通过组织多元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来强化幼儿的食品安全认知。
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家长在课下帮助孩子收集生活中购买的各种食品包装盒、易拉罐等,让孩子带到课堂上。然后,教师需要将幼儿们按照性格“活泼+内向”的标准进行小组划分,让不同的小组讨论这些物品上标记的数字日期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引导幼儿延伸思考:食物包装袋(盒)中的小的方形塑料袋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家长会反复叮嘱自己不能食用?通过活动实践,幼儿一方面学会了如何区分食物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从而具备了食品安全与否的基本分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对食物包装袋中干燥剂知识的讲解,幼儿不仅掌握了正确的食品保存方法,更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认识进行了显著提高。
结束语
总之,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基本为零,其食品安全认知能力也十分有限,因而,站在幼儿教育的角度来看,就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在提升幼儿食品安全认知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有效监管功能,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有效改善幼儿的食品安全环境,全面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薛岗.幼儿园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2021(35):38-40.
[2]李波.用全面灵活的教育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谈幼儿食品安全教育[J].学园,2013(33):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