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病情易反复,治疗费用高,需要长期治疗。乙肝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问题,这些负性情绪可诱发甚至加重乙肝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本文重点探讨乙肝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干预方法。
关键词:慢性乙肝;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嗜肝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2亿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程较长,转阴效果差,易迁延复发,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癌变,现在为止并没有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另外,乙肝患者在外界不良因素和机体病毒的应激下,通常会出现心理的改变,以至于产生各种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可诱发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转归。基于此,笔者对乙肝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和干预方法进行总结。
一、乙型肝炎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恐惧、焦虑
通常在慢性乙肝疾病的早期,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的情况非常普遍。乙肝患者认为该病传染性强,治疗疾病病程时间长并且难以治愈,因此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二)悲观、忧虑
乙肝患者常产生悲观忧虑的心理,有的患者由于患病,不能对家庭、社会履行自己的责任,害怕将疾病传染给家人和朋友,因此表现出郁郁寡欢、不善言辞的悲观情绪。
(三)孤单、自卑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慢性疾病,对于患者来说与普通人的日常交流显得异常受限,使患者产生自我认知障碍并怀疑自己;在住院期间不得不接受医院严格隔离的治疗措施,加上患者自身难以正确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使其因为患病而自卑。
(四)抑郁、敏感
慢性肝病患者多数性格内向,情绪低落,敏感多疑,乙肝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病人的角色转变一时很难接受,以及受到外界应激源的刺激,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内心崩溃,使处于敏感期的患者更加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感降低、自信心减退、自尊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二、对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一)恐惧、焦虑心理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在生活的各个细节处观察病人的心理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找出造成患者恐惧、焦虑不良情绪的原因,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其思想包袱。
(二)悲观、忧虑心理的护理
护理人员在日常治疗过程中要主动积极向患者传播正能量,在工作的同时引入对慢性乙肝疾病常识内容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加强培养患者对乙肝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的意识,并且向患者宣传临床上疾病得到控制病人的成功案例,解除患者因过分悲观导致不良情绪的忧虑。
(三)孤独、自卑心理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者,而不是孤立、远离他们,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难解问题时,自觉给予有意义的帮助,并且认真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意见;制定相应的护理诊疗计划,为家属提供方便合理的探视时间。闲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各样有益于健康的简单活动,患者加强体格锻炼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放松[2]。
(四)抑郁、敏感心理的护理[3]
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真正的内心需求,根据患者的自身适应条件进行耐心的辅导和支持,将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
三、对乙肝患者的其他护理干预
(一)饮食护理
乙肝患者多伴有肝脏的损伤,加上乙肝是长期性的慢性疾病,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吸收能力,对于消化差的患者,平衡饮食营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烹调加强乙肝患者对营养素的吸收率,做菜时则要先洗净后切细,急火快炒。合理的饮食习惯及科学的膳食搭配,能为患者提供营养的同时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当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多食用水果蔬菜;不食油炸辛辣食品;选择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根据自身状况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抽烟喝酒易诱发病情恶化,对乙肝的恢复不利,所以患者一定要做到戒烟酒,将疾病对肝脏的损伤减到最小[4]。
(二)用药护理
目前为止,没有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耐心解释用药方法、药物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不可擅自停药或改变药物的剂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时刻关注自身病情的发展情况,随时反馈治疗效果,进行定期检查,有利于机体康复。
(三)生活作息护理
慢性肝炎患者必须保证每天得到充分的休息,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打太极等,但绝对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身体脏器的负担。并告知患者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外,中午适当午休半小时,叮嘱患者不要熬夜,熬夜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另外,用眼过度也会影响肝功能,因此患者可以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消除眼睛疲劳。
四、小结
慢性乙肝是一种身心疾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是首要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5],心理因素可导致疾病的加重,长此以往则引发肝脏的病变,导致肝郁。因此慢性乙肝患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此基础上可加强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方面上的教育、安排患者合理用药、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等方面的综合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淑香,解淑叶,郭洪平.慢性乙肝患者行为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4-6.
[2]张鹤,杨虹,王铁英.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8(4):304-305.
[3]温书敏,罗林丽.3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527-528.
[4]杨茜,孙鸿燕,李雨昕等.专题讨论会在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7):72-74.
[5]陆永秀,陈细定,胡晓岚.多维度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住院病人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3):117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