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人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产品,其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也成为新兴发展产业。在学校教学中,开展无人机理论与实践课程,对新型人才进行培养,不仅对相关行业发展有帮助,对学生就业范围增加、就业能力提升也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这一教学受传统教学影响较大,使无人机行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无人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很有必要。以下是本文对相关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方式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无人机;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一、无人机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自无人机行业发展以来,相关教育部门与教育学者一直在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取得了傲人成绩,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教学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这样既可以为无人机行业长久发展做出更多准备,也可以实现人才全面培养计划。
(一)课题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
无人机课程一共有三门,第一门是无人机原理与构造,第二门是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第三门课程是无人机导航技术[1]。其中,第一门课程属于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课程,第二门课程与第三门课程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学生想要获得全面发展,就需要较好掌握这两门课程的知识,这样才可以成为综合性人才。在每一节课程安排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为了学生能够掌握更多基础知识,教师会将有难度的两门课程作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将更多时间留给基础课程学习。教师这样做,虽然可以让学生拥有基本能力,但如果想要学生满足市场对综合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难度,基于此,相关教育领导人员可以将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完善。
(二)教材可以更加丰富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的主要教具,其是相关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明确教学方向与目标的方式[2]。虽然我国无人机发展一直在不断进步,但是我国教材编写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参考与教学案例比较少。因此,我国教材编写还可以在原有教材上完善,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行业发展需求等设计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将教材教学价值发挥出来,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无人机发展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
二、无人机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创新
与无人机相关的课程大部分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开展,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可以将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操作技能,以此提升学生综合能力[3]。同时,学生通过理论开展实践活动,也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这对学生发展、相关课程发展来讲,都很重要。
(一)“无人机原理与构造”课程教学内容调整
无人机原理与构造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是学生正式学习无人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开始,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刚学习无人机课程时,学生对课程内容充满好奇心,并且对于实践课程有较大兴趣。在这一阶段教学中,应该以基础教学为主,适当减少有难度知识学习,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掌握好基础,为日后知识研究做准备。此外,教师也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均衡,为学生多争取一些实践机会。在讲解主要知识点时,可以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模拟讲解,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不同知识的运用以及操作等,这样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师为学生讲解无人机原理与构造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课程进行设计,使学生逐渐掌握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在讲解理论与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基础知识,而后在根据相关要求对无人机结构以及操作技巧等进行了解。比如遥控器、指针等。其次,在试飞行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先训练学生各项设备操作能力,而后让学生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试飞,对学生方向感进行培养。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遥控器姿势,可以要求学生试飞行过程中按照指示切换飞行方向等。最后,在进行实际操控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九步”训练方式进行实际操控全程演练。如起降、米字型、O字型、米字型等。这样既能够逐步提升学生操作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掌握好基础操作技能。
(二)“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内容调整
在这一课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课程讲解方式,调节课程模式,将这一课程作为主要课程讲解,去除选修课程,将课程改为必修课程。同时,由于这一课程学习有一定难度,并且学生要掌握知识比较多,基于此,教师可以按照由简入深的顺序开展教学,先打好基础,再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接受时间,也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现有教材等制定一些新课程,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补齐,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研究与实践的机会。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编程课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编程实验平台,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相关知识。再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一个实验平台,并对学生开放,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研究的机会。同时,这一平台的建立,也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案。如可以完善飞控内部结构教学、采购飞控开源性差等问题。学生在一个自由研究平台探讨研究相关知识,相互学习与进步,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较大帮助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师创新与完善无人机理论与实践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原有课程上进行完善与创新,可以改变原有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究与实践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获得成长,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邬玲伟,雷必成,林志明,等. 无人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2021(9):56-57,
[2]袁兴生,牛轶峰,龚建兴,等. 无人系统态势感知系列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21,8(58):136-139.
[3]王刚,陈龙,薛远奎,等. 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