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的具体路径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的具体路径研究

作 者:郭凤娇 (临海市巾山教育集团,浙江 临海 317000)

摘   要:双减背景下,加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与改革是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学情,丰富作业形式,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质量,减少传统语文作业的单一性和数量繁多等问题,以真正达到减轻学生小学语文学习压力和课后作业压力的政策要求。文章以双减政策的推行为背景,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的研究,希望为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活动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减轻学生作业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路径研究

引言
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研究,需以减轻学生语文作业学习压力,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小学生受到身心发育因素的影响,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较不足,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多以重复性内容的死记硬背方式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有较大学习压力,且学习效果欠佳。加强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应用,以落实双减政策为目标,开展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路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升作业设计针对性
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的研究,需要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注,通过开展分层作业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针对性,挖掘学生个体潜力,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针对性策略的研究,需要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理解与尊重,为学生创造良好作业环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分层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作业实施针对性路径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分层和作业分层的方式,使不同层次学生获取相应的作业内容,进而提升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常学生按基础型、中等、优等三个层次划分,避免层次过多不好管理,层次过少无法体现针对性特点。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的分层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特点,在作业数量、内容、形式等方面加强针对性管理。以《曹冲称象》教学内容为例,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对于基础型学生而言,要求学生对课文生字、生词以及曹冲称象过程进行熟练掌握为主,需要学生通过书写和背诵的方式开展。对于中等学生的作业设计需要基础型作业之上,加强学生对文中关键性和重点字词的情感体会,比如要求学生对“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其中的“到底”一词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体会,说一说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对于优等学生作业设计需加强学生创新思想和语文逻辑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提及的称象方法,展开丰富想象,说说哪种称象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等,进而延伸到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当中来,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应用性。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课后作业实践性
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需要减少传统作业形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感受,减少重复性、单一性、机械性的记忆和写作形式的作业数量,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为紧密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较多的记忆性内容,在开展实践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线上作业、视频或图片形式的学习资料等丰富学生知识感受,使学生在视觉感受体验的辅助下,加强理解和记忆,减少单纯死记硬背学习形式的枯燥性和压迫感。比如对于古诗理解、记忆内容的作业设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教学资料的形式,使学生对古诗所描述的情形、思想、感情等进行丰富体会,加深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更好记忆。以《江雪》古诗为例,为了展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一场景,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使学生通过对冬季江上雪景和往日飞鸟、人群活动的对比,来体会古诗词的思想情感和场景,进而帮助学生在记忆过程中通过画面切换的形式,减少记忆难度。更为形象、生活的实践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融合,可以起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理解、记忆、应用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作业类型设计,丰富课后作业形式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需要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水平,落实双减政策内涵和目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在丰富小学语文作业形式过程中,需要关注语文写作类型作业形式的丰富性,减少传统写作形式作业的单一性问题,增强学生写作兴趣。在开展丰富的作业形式设计过程中,可以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两方面出发,将写作作业以研学、游玩、观察等形式进行设计,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仔细观察、情感体会等方式,来完成文章的写作。比如对于风景描写类主题作文作业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堂观看风景类视频,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进公园等方式,丰富学生情感感受和思想,为学生完成课后写作作业提供素材。学生的写作类型作业除了以作文形式进行展现之外,还可通过对家长、父母、长辈、同学说一说的形式开展,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丰富写作作业形式的设计目的。丰富的作业形式,减少了小学生对传统作业的抵触心理,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优化目标,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结束语
由上述内容可知,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研究,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尊重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提升作业内容和目标的针对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作业完成效果。同时,加强丰富的作业类型设计,可以减少传统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运用丰富的作业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同时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参考文献
[1]蔺新玲.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科普童话,2019(42):164.
[2]岳富平.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9(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