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改革的深入,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新课改下强调教师应注重教学创新,将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重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因此,教师在其实践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本文主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意义
引言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塑造的重点阶段,关系着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是重点,创造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小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也能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模式下,教师常常会忽视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限制了小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创新。
一、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寻找与创新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创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本质区别在于创新思维追求新颖,强调创新。可想而知,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为其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力为小学生创造适合其创新思维培养的条件和环境,将创新思维培养落实于小学语文课堂之中。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鼓励小学生敢于质疑
能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传统教学中小学生与教师之间较为生疏,学生对于教师多有畏惧感,即使小学生内心有很多疑惑,也缺乏提出质疑的勇气和机会[1]。因此,教师应鼓励小学生敢于质疑,为小学生提供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也应改变与小学生的相处模式,和蔼可亲,让小学生能够有提出问题的勇气和机会。以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助力其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其能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例如:以《曹冲称象》为例,曹冲的年纪虽小,却能够想到称象的方法,将大象所在船只船身下沉的多少做好标记,用石头代替大象,当船身下沉到同一位置,称石头的重量,便能知道大象的重量。其实,关于称象的方法不止一种,同学们能不能想到其它的方法呢?有没有比用石头更便捷的方法呢?以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让小学生能以问题为核心,发散思维,积极创新。如有的小学生则对曹冲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搬运石头的方式费时费力,倒不如直接就地取材用水代替石头,称出大象的重量,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也有的小学生提出以人称重的方法,认为用人更便捷。不管是何种方法,小学生在其思考的过程中做到了思维发散与创新,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培养创新兴趣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是让小学生有创新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好奇心则是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2]。有了动机,小学生会更有动力。因此,教师在其教学环节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有创新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趣味的情景,可以讲解趣味的故事,也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以通过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小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思维创新。
例如:以《海底世界》为例。海底世界是小学生未曾见过的世界,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对于未曾了解的世界,小学生定会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对教学做如下设计,利用多媒体给小学生展示海底世界动物们的窃窃私语以及形形色色的植物,带给小学生视觉冲击,让其想要了解海底世界。为培养其创新思维,教师可以组织为海底世界动植物设计台词的活动,让小学生展开想象,选择一种海底动物或者植物,为其设计台词,展示出此类动物后者植物的特征。以此方式,不仅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趣味,也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构建讨论式课堂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讨论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以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创新思维[3]。新课改下有很多新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法则是其中之一,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够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提供帮助。
例如:以《坐井观天》为例。教师可以询问小学生小鸟与青蛙在争论什么?小鸟与青蛙为什么各执一词,有不一样的说法,那么青蛙与小鸟到底谁说的对呢?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上述问题。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因此,组织小学生讨论的方式,能够让小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意见、有不同的想法,使其能够在讨论中创新思维,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思维的火花,得到新的观点,产生新的想法,得到新的结论。由此可见,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依赖于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创新思维是小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积极构建讨论式的课堂,注重小学生创新兴趣的激发。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实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实现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姜琪,王学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54-55.
[2]何文丽.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23.
[3]陆陈菊.学科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读与写(教育 教学刊),2018,(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