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为学生进行作业的设计力求创新,重视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创新作业设计方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关键词:实践;讨论;生活;开放性
前言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德育色彩,课堂的教学注重实践性,要想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现阶段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得过于被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被激发出来,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作业的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多动脑,尽可能调动更多孩子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实践作业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等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注重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原则,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灵感。在为学生确定好实践主题之后,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相应的实践作业,促使学生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中深入地进行问题的探索,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达到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友谊地久天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进行作业的设计,当前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叛逆时期,他们对于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把握不清晰,不明确,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开展实践作业,让学生积极融入其中进行实践、思考和探索,营造积极浓厚的课后作业氛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在与同学相处中正确的处理和异性同学相处的方法,和同学之间建立更多的情感。
二、布置小组讨论作业,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实际上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情况。纵观全球发展的现状,每个国家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制度的拥护。初中阶段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也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引导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布置小组讨论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例如:在教学“关心国家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生活中的变化为主题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可以是便民医疗服务,当前快捷化的网购,人民娱乐化的生活等等,小组中每个同学可以负责一个探究模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然后展开讨论和交流。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变化都是国家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建立在国家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贴近生活设计作业,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教师要融入时事政治的内容,引领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社会中存在的热点事件是大多数人关注的,将社会热点设计成作业,让枯燥的作业形式变得新鲜灵活,不仅让学生走出教材关注社会,还有利于学生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复杂多变的关系”时,初中阶段学生很难理解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新闻的方式了解复杂多变的新闻事件,在观看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对于教材中学习的知识点理解会更为深刻。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中的点滴事件,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变得灵活化,借助时事新闻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热点新闻的了解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积累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做到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的设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当前必须遵循的教学理念,从作业的设计的各个环节而言,开放性更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的需求。但是这一作业设计理念却非常容易被教师忽视,很多教师习惯于将作业设计和学生的练习册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文字书写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不容置疑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是巩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但是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设计灵活开放的作业,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作业,也可以为学生设计探究类作业。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少年有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紧紧结合“理想”这一主题,结合中国梦和自己的个人梦想进行演讲活动比赛,学生通过聆听不同的演讲内容,能自觉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这样开放式的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特长。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不同特色的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整体效果,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完成背诵抄写的作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作业的完成,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行为举止也会逐渐改善。
参考文献
[1]啜海慧. 关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有效性的几点看法[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456-457.
[2]辛达清.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创新设计的思考[J]. 情感读本,2021(14):35.
[3]尹春林. 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优化探究[J]. 善天下,2019(18):183.
[4]石献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作业探究[J]. 新课程,202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