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意识不足,班主任工作繁多,影响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从多层面探究实施激励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研究概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措施的重要性,分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问题,提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教育概述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主要责任人,班主任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产生激励导向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强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出现享乐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对青少年产生很大影响[1],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21世纪后,国家颁布《关于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通知》等文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应试教育下学校教师家长过分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承担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重任,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班主任教师是担任小学德育工作主要负责人,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干力量。以往班主任德育工作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提升德育工作效果。在社会急剧变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组织引导者,必须深入分析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根据实践经验探索相应的措施提高德育实效性。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内容不全面,德育方式单一,德育观念淡薄等问题,小学德育教育低效主要受到社会大众传媒消极作用,家庭学校教育不一致,班主任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影响。传统德育理念方法不符合学生发展特点规律是影响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原因。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规范化激励策略,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学校德育组织有待完善[3]。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充当多重角色,为使学生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多班主任采取激励措施实施德育教育。但实践中出现缺乏规范德育激励措施问题,体现在激励内容单一,激励教育方向不明确,德育深入过程记录不完善等。班主任要想贯彻德育教育必须提高激励策略有效性。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中主要通过灌输德育知识方式开展,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知识,使得德育教育无法有效落实。一些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少与学生深入沟通,对具体问题缺乏实质性解决,激励策略实施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积极参与不足。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德育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班主任德育实效体现在价值导向,精神激励,行为规范等方面。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内容狭隘,激励效能发挥不到位,行为规范效能弱化,价值导向效能彰显不足等问题。主要主观原因包括教师缺乏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德育素质能力欠缺。激励策略是提升班主任德育实效的有效措施,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激励多元化,可以采取物质精神等激励方式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新时期小学德育理念强调班主任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教育方式要符合学生实际,实施激励策略要根据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学生学习基础决定学习实效,学生心理特征决定不同激励需求。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刻苦努力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由于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建立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提高学习实效的关键。由于不同学生差异性,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制定更高的目标;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以激励完成简单的目标,制定合理的目标是有效实施激励的基础。公平是开展激励策略的前提,学生感到不公待遇会影响其学习情绪效率,犯相同错误的学生要同等处理,避免学生产生不平等心理。激励教育要及时进行,使学生产生良好心理体验,有效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
当前小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由于父母过多宠爱导致很多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实施激励措施会产生严重抵触心理。要通过榜样激励手段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如通过班级对比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评价,使学生充分融入班集体中。榜样激励对象可以从班级中选取,激励同学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荣辱感,通过榜样激励方式充分体现激励教育的作用。物质激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运用物质激励手段要合理控制,避免频繁运用引起学生物质观念,违背物质激励的初衷。物质激励旨在吸引学生对德育教育参与度,如德育教育中对生活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可以号召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通过物质奖励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物质激励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激励方式,运用中避免激发学生的虚荣心。
结语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重点。班主任特殊地位决定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激励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激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措施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班主任要意识到德育的价值,切实发挥激励策略应有作用。要把握德育教育激励措施实施方向,注意激励点评为突破口,实施中采取手段实行物质荣誉激励,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德育工作是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树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102-103.
[2]陈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
[3]魏周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励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