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2021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思政课大单元复习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JYKT-21065) 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课堂设问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教学手段。基于此,有效配置课堂设问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备的一个基本素质,它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设问;有效配置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围绕教材内容有效配置课堂设问是连接师生双边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配置有效的课堂设问,教师既能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况,又有助于自己及时反思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事倍而功半的效果。那么,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有效配置课堂设问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认为可以从“角度、梯度、厚度、跨度、热度”等方面着力。
一、问题配置有角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往往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问题的配置应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换言之就是角度要新颖。新颖的设问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生成新知识提供强有力保证。在教学《情绪的管理》,我们可以创设小品情境问题:小东、小明在课外活动期间,相约到运动场踢球,在场边休息闲聊时,为了各自最喜爱的球星而争执,进而发生肢体的冲突,事后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教育。根据学生参与的小品表演,教师设计出四个与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沿着问题交流探讨。小品主人公的表现,从侧面反映出青春期中学生的情绪有何特点?从二者的做法中,说明调节不良绪情的必要性。情绪调节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除了老师的教育外,你知道调节情绪的方法还有哪些?这么设问,不仅具有直观性、渐进性,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问题配置有梯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例如,在教学《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时,我们可以引用习近平主席2021年新年贺词中的讲话:“……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艘??红船承载着??的重托、?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再配置这样三个问题:材料中的“红船”指的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简述这艘小小红船为什么能成为领航中国?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这艘巨轮将引领中国人民开启怎样的新征程?以上三个问题的配置,难度呈梯度增加,第一个设问是解答第二个设问的基础,第二个设问又为解答第三个设问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既能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问题配置有厚度
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设疑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因此,配置问题应有厚度,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共筑生命家园》时,教师可以首先展示材料:2021年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发布《“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方案》全面部署了推行清洁生产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按照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确定开展清洁生产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指明了“十四五”清洁生产推行路径。然后再配置如下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印发的意义。这样的问题配置有一定的厚度,但学生经过思考,并不至于无话可说、没有内容可写,因为它侧重要求学生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进行转换表述。当然,带有厚度的问题,教师可适当地给予提示,以更好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
四、问题配置有跨度
为契合初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综合性这一显著特点。从纵向上说,问题配置要具备一定的厚度,而从横向上讲,问题配置还要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材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和内在联系。这样的问题配置,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一般来说,在新投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从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材料题的跨度较大,综合性也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五、问题配置有热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配置课堂设问,既要注意到学生学会知识的应用,锤炼学科的关键能力,更要着眼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配置问题时,选取素材应当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时政热点,引领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教师可以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以“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为主题,从我们在“民生”“科技”“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党之情和强国之心。
设问求索,激思促学。配置课堂设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探寻规律、掌握方法,需要注重有效性。教师设置课堂设问时,如果能长时期地从“角度、梯度、厚度、跨度、热度”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大胆实践,终将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未知导向已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从而实现知识的达成、能力的飞跃、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时事》(初中) 《时事报告》杂志社 2020-2021学年度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