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记一次会议反思的浅谈

记一次会议反思的浅谈

作 者:尹 燕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299)

“班主任”是离学前教育比较远的一个词语,最近园长为了提高老师对班级工作的关注程度,对班级工作的责任感和班级工作划分的平等性,在全体教职员工会议中又重新提了起来,并且明确了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工作。
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工作会议,但是园长在会议上提拔了一位新教师当班主任,而且是跟我同一年进入幼儿园的应届毕业生,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我比她还多了一年的工作经验,但是我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是懵懵懂懂的,刚开始什么也不懂,感觉做什么都力不从心,笨手笨脚。四年过去了,班主任工作在我的认知里就是多写一点资料,多跟家长沟通。但是这么多年上班,听其他班级的班主任跟自己班级的班主任沟通工作的次数变多了,慢慢觉得班主任工作的庞大、繁杂、琐碎,每天听着我的搭班武老师分享的工作经验,也稍微进步了一点,开始接触班主任工作范畴的边缘,也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不容易。这样反而更是震惊于另一位新老师的成长,同样的工作时间,人家成长了那么多,那我呢?
而且我发现班主任工作中最难的还是家长工作,可能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不是很理解家长的行为,比如追着孩子喂饭,承诺一堆奖励给孩子,甚至手机天天在孩子手里拿不过来,用手机甚至要跟孩子借。孩子家长抱怨这些问题的时候我都懵了,从来没养过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吃饭家长这么卑微。不知道怎么说,想不到对家长有用的建议但是干站着也不好,所以目前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微笑待客,化解尴尬,但是讲不到什么有用的话,所以慢慢的家长对我也不是特别信任。
园长说,如果遇到调皮的小朋友,或者难做的家长工作,就想一想“如果我是这个孩子,如果这个孩子是我的”,“现在很多年轻老师不懂为什么家长这么溺爱孩子,小朋友送到班级里面,还要搬好小椅子,找好玩具,帮小朋友接好热水,放好水杯,嘱咐小朋友们不要打闹,找老师沟通穿脱外套,提醒喝水等等一大堆事情,你觉得她是矫情,是溺爱孩子,你不理解是因为你没有孩子,你问问那些有孩子的老师,他们为什么能做好家长工作,是因为信任,你家长不信任你怎么放心她的孩子在你的班里。”
园长的一番话道出了我多年的疑问,也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怎么获得家长的信任”。回想起上学时背诵的家园沟通用语,感觉每一条都不合适,这些话适用于考试不适用于实际应用。但是我也不能因为这些就赶紧结婚生个孩子,于是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公开课,参加了很多次继续教育,平时也跟一些老教师特别是有孩子的老教师请教家园沟通的问题,多学习,多听他们的意见。听我的搭班老师说,感觉我最近跟家长沟通好了很多,没有以前那么怯了,自信了很多。每次对自己的进步开始沾沾自喜的时候,我都会想到那位跟我同一年的应届毕业生,以后那么长的路要一直像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