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是关于幼儿教育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决定着幼儿园群体的教育行为。在分析幼儿园教育现状及对幼儿教育的思考时,笔者“以美育人”的教育主张逐渐明晰。理念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为此,通过创设美的环境、培养美的孩子、打造美的团队三方面入手,实施“以美育人”的教育,实现让每个孩子的最美人生在幼儿园奠基。
关键词:教育主张;幼儿教育;以美育人
教育主张的提出,历经很长时间的酝酿和思考。汉语“教育”一词的溯源,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关于教育,从古到今有很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提出说法,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幼儿教育是人类的启蒙教育,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幼儿教育进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学前教育是人终身学习的开端,学前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对大脑发育、习惯养成、品德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办好学前教育,让每个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为每个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长期性支撑作用。
因此,在幼儿教育的领域中,落实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旨给孩子们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良好习惯,让每个孩子在幼儿园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在幼儿园个性飞扬,力求达到“让每个孩子的最美人生在幼儿园奠基”,让我们的世界更温情更美好。如何将以美育人的理念在园落地开花,为孩子美好的一生奠基?下面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做法:
一、创设美的环境
最美美不过自然,一切生命的脉动都孕育着无穷的美感。《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育,校园环境的美丽、温馨固然重要,但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更能为幼儿树立健康的性格和品行。创设真实、自然的环境是引导幼儿品味生活之美的开始,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欣赏美、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我园从园舍整体规划建设到整体环境、从室外到室内环境、从公共环境到每一个角落环境的创设中,注重体现处处是真实、自然的装饰。一是通过创设色彩和谐的户外活动环境:支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二是通过创设和谐精致的室内活动环境: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三是通过创设风格统一的公共活动环境:支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二、培养美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美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只有美的课程,才能孕育出美的孩子。为此,我们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设置适宜的课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播下美的种子。以美为鉴,以人的品格之美为归宿:引导孩子感知美、欣赏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品质。
有人说,美,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逸情;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我们让幼儿从小获得美的启迪,以美来涵养儿童的视野、举止与心灵。通过美感、审美、着装等进行真善美教育;通过让孩子在体验自由与规则、宁静与奔放、美与丑、劳动创造与美、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美学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促进价值观的初步确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
(二)守望美的生长。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用美导引航向,以美的意义来建构教育的意义,充分发挥美育在办学中的导引价值、凝聚精神、规范行为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以愉悦性、和谐性和创造性为特质的教育文化形态。通过日常教育、基础课程建设、教育特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实施以美育人。
第一,一日生活养成好品行。入园、离园、盥洗、进餐、餐后、户外活动等环节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学习和重复练习,蕴含了美的学习和发展契机,促进美德幼儿品质的养成。
第二,集体、小组主题活动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主题探究与发现中渗透美的教育,提高幼儿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的积极性,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自身的审美愉悦中感受美,使美的感受与孩子的情感相互交融渗透,引导幼儿践行真善美。
第三,室内、室外的区域活动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感。区域活动能够让幼儿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互相交往、合作,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供自由、自然、温馨、鼓励的教育环境和物化有序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实现了“快乐且有价值”的发展。
第四,和谐涵育的教育特色课程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美育一方面使孩子的审美能力提高,另一方面也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孩子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的信心。
(三)收获美的童年 通过以美的教育,培养美的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孩子不仅成为美的主体,更是立美的客体,让每一个儿童在臻美中留下永恒的童年印记,让童年的美好鲜亮人生的底色。将“臻美留痕”铭刻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赋予幼儿园以童真、童趣、童乐,让幼儿园具有孩童般永恒的生命活力。
三、打造美的团队
“美的教育,需要美的教师去实施。”一个高素质的团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依托,是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美的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能潜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的专业素养,能保障“美的教育”的实施;美好的形象,能给幼儿、家长以美感;美的心灵,能影响和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着力打造艺精德美、开朗阳光的教师团队,能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人无德不立”,为师者更应该立德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教。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幼儿的灵魂,才能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了提高教师道德素质,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操。
(一)培训美的教师
第一,师德为先,提升思想境界。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讲身边发生的美丽缔造,用身边的典型鼓舞人、感染人;定期开展师德大讨论、编印“教师风采录”等系列活动,评选师德标兵、最美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
第二,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教师素质。实施教师梯队成长计划,进行“一帮一、结对子”,让“骨干教师”带领“新教师”。推行教师公开课评选活动以及教师技能大比拼活动,推出名师,以点带面,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第三,坚持科研兴园,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园本培训,深入开展省、市、县课题的研究,倡导教师悉心钻研教学,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
第四,我园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讲抗击疫情身边发生的美丽缔造,用身边的先进典型鼓舞、感染在职的每一位教师;每学年都开展评选“最美教师”“最美党员”“最美员工”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和影响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位教职工在耳濡目染的氛围里共同成长。
因此,美的教师,应该是艺精德美的。我们着力打造魅力气质的教师队伍。
(二)用美助力团队成长
第一,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她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第二,塑造教师的内在美。教师的初心就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敬畏之心,就是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之心,就是对孩子的无私奉献之心,更是对名利浮华的淡泊之心。
第三,助力专业成长。搭建成长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的锻炼和施展才华的机会,提升专业素养。
希腊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教育是诗意的栖居,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美的教育让我们幼教工作者感觉到教育的幸福与感动,它是教育的理想追求,我们将深入对“以美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塑造“以美教育”的教育主张,为实现“让每个孩子的最美人生在这里奠基”的教育愿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金阳.话和美,提主张/中正仁和,励行尚美——我的和美教育办学主张[OL]http://www.sohu.com/a/149374087_690876.
[2]儿童美学启蒙教育行动 [OL]https://wenku.baidu.com/view/c3e68cd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e.html.
[3]黄小.和合共融我的办学主张与实践[J].教育视界, 2018(21):30-32.
[4]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