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学是理科思维开始形成与扩散的第一步,化学这门课程的相关教育行为无法脱离实验。而能够一定程度上的趣味化学实验并不复杂,不危险,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与讨论中。因此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上的应用所及有的自身意义和相关潜能是无法被忽视的。在教学中单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而忽视化学最重要的本质实验,会使得教育适得其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必须注重化学实验,尤其是符合初中生思维的趣味化学实验,才能提高教育中成果与成效,激发学生对于化学乃至整个理科体系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教育;化学;趣味实验;应用
引言
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提高趣味化学实验的比重,提升课堂趣味度以及同其他科目的区别度,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爱上化学这门课程,还能培养相应的理科思维,使得学生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提炼出一套独属于自己的以化学实验为核心的理科思维体系。因此不难看出,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一、趣味化学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是提升课堂吸引力的必要途径
理科单纯的理论学习是枯燥且乏味的,在没有相应的数据,实验的依托下,理科学科的课堂不同于语文,地理,历史学科,即使是单纯的理论遇到了教学能力强大老师也能使得学生目不转睛,相反,无论理科老师讲的多么用力,单纯死板的理论是不会发生变化。这也就导致了理科学科的课堂吸引力和趣味性远远不如其他学科,因此也导致了衔接在后的高中教育中,大多数高中理科思维的匮乏。 化学更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但如果能合理地将趣味化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育中,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培养出深入探索的能力,能够从趣味化学试验的表面推导出其中暗含的自然规律。
(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坚实基础
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得中国面貌焕然一新,在教育教学层面,这句话也照样适用。没有实验基础的理论是无法说服人的。在如今我们越来越需要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初中生是高中生与大学生的预备军,也是将来建设祖国的支柱。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培养出只会理论,不懂实践的人是万万不可得的,这就是趣味化学实验的必要性前提,只有在教育的初期做好细节,才能够一步一步培养出全方位,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以课本为核心,但不以课本为局限
初中化学课本中所教授的化学知识相对于庞大的化学体系来说十分浅薄,其中在课本中设计的实验也不超过5个,其具体也都是严格的能论证课本上的理论为原因而设立的。初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做趣味化学实验时,应当注意做到“以课本为核心,但不以课本所局限”,在设计实验过程时,不能仅仅把课本中的知识作为一切理论的来源,拘泥于初中化学课本上的几个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以适当的引入不超出课本总体知识框架,但又带有一丝拓展性的知识,使得学生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想象力和探索范围,但也不至于使得学生完全无法理解其底层原理,要找好来理解与乏味之间微妙平衡点。 以“超大型牙膏”为例:“超大型牙膏”是一个十分符合初中学生进行的趣味化学实验,其过程与原理十分简单,即过氧化氢的分解。
过程:在量筒中加入30%过氧化氢与液体的肥皂水相混合,再加入一些可以食用级别的安全色素,最终任意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例如碘化钾,那么此时少量的过氧化氢就会在量筒中分解,产生大量氧气,在肥皂的包裹下形成巨大的泡沫喷涌而出,又在食用色素的影响下十分壮观,就如同“超巨大的牙膏”一般。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更为安全的实验步骤。将30%浓度的过氧化氢换成低浓度的过氧化氢,用作催化剂的碘化钾换成干酵母,其更加容易获得,也更加安全。但值得注意的是,较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腐蚀性较强,因此在进行趣味实验时应当注意严格佩戴手套。
(二)深入浅出,注重同其他学科相结合
化学中的实验原理不仅包括化学反应,也含有物理反应,初中化学中十分著名的“焰色反应”也是物理反应,当然其也是学生们最为感兴趣的一个小实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进行一些相似的,违背一般常理的物理反应为基础的趣味化学实验,学生们更加关注生活的一些普遍现象,以此对生活更加感兴趣,对于课堂的关注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以“瞬间冻结”为例: “瞬间冻结”是以水的结晶体为原理,让纯净水达到瞬间结冰的一个实验。
过程:将纯净水放入-10度的水中冷冻3个小时,(可使用市面上常见的百岁山饮用水),在经过3个小时的冷冻后小心翼翼的将水拿出,轻轻在冰块之上,那么倒出去的冰水将会瞬间冰冻,最终形成一个逐渐上涨的冰柱。 此外,也可以不把水倒出,而是选择用力敲一下水瓶,此时也会看到饮用水在外力的作用一点点肉眼可见的冻结。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化学相关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趣味化学实验中的底层原理。可以使得抽象的化学问题变得更加实际具体,借用宏观帮助学生理解围观,也能引导学生从宏观转向微观的角度思考,做到理科思维的架构与形成。
小结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上的应用所拥有的自身意义和相关潜能是无法被忽视的。在教学中单单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更加重要的实际动手能力知识培养出的只是只会空说理论的“三不像”,只有当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学生的进步。趣味化学的意义就在于此,不同的实验代表不同的具体示例,更代表着初中学生依靠自己能力实现的一个个化学层面的“伟大奇迹”,这是任何理论都无法做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造就理论支撑实践,实践引导理论。只有当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真正有效应用时,才能激发初中生最大的兴趣,最大化提高初中化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传武.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2018,000(005):P.67-67.
[2]邱荣福.探究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16):25-25.
[3]李龙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