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

作 者:王 艳 (临海市鹿城小学, 浙江 临海 317000)

摘   要: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培养目标,而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素养。通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力,使学生能够在语文的写作中形成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最终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作文的写作离不开对实际生活的感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写作教学能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对策

前言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写作教学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由于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缺乏,许多小学生对于作文写作有着十分明显的畏惧和抵触情绪,因而写作往往也是语文教师工作中的难点所在。要想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有所提升,首先需要关注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通过对教学手段的优化,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写作教学中,从而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一方面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知力,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从日常点滴中获取感悟,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使作文更加生动、饱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当前核心素养的背景和理念,将生活化的思想融入到作文写作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在生活空间中书写自己独特的人生。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实现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式是给出作文题目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写作模板和技巧开展写作,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这样的学习方式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无法起到明显作用。在当前核心素养理念的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更加重视生活化思维在教学中的渗透,在写作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兴趣导向下主动投入到写作中。例如,在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有一天早晨你正走在上学路上,遇到另外一个小学生正在哭泣,原来是因为他的书包坏了,书本散落在地上,此刻你会怎么做呢?结合刚刚学过的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来描述一下吧!这样的方式便能够将学生的写作练习直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对生活情境的想象开展写作,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将课文、写作与乐于助人联系起来,指引学生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开展思考,进而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将能够在写作中加强对生活的想象和分析,对于其写作能力的不断增强有着积极作用。
二、注重生活积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是作文写作中的关键,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素材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饱满灵动,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文章更具有思想感情。在传统的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中,缺乏写作素材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而教师没有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意识,使得学生的素材积累变成了背诵模板和获奖作文,作文内容不仅陈旧老套,同时还存在大量素材重复引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当前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生活化的教学充分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放学日记”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放学路上进行观察和感悟,运用简洁的文字将路上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即便是平平无奇的一段路程,也可以将那些平凡的事物进行记录。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发现,生活就是由波澜和平静组成的,无论是放学路上遇到的惊喜,还是稀疏平常的一天,都可以成为作文写作中的素材,只要学会正确的运用,作文便能够充满生机与感情,使学生在素材的积累过程中实现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结合生活写作,写作内容生活化
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写作,不仅能够流露学生的真情实感,同时对于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也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大多较为空泛,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讲解的模板和套路,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进行表达,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写作内容十分空洞,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写作,使写作内容更加生活化、情感化。例如,在开展“我想对您说”这一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对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进行回忆,选择一件记忆深刻或者感触较深的事情将其描述出来,为作文写作的开展准备真实且独特的生活素材。然后,教师再向学生传递生活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父母之爱”,有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热烈张扬,有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含蓄低调,还有的父母平时将爱隐藏在内心深处,却总在关键时刻成为孩子的臂膀……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亲情的感悟,然后再结合自己所描述的事情开展写作,从而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出写作内容,将生活融入到写作过程中,赋予作文灵魂,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同时也能够对其形成良好的德育渗透,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能够赋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活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探究和实践,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挖掘内容,通过写作不断加深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苏明玉.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J]. 文渊(高中版),2020(9):333.
[2]李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572-573.
[3]丁金荣.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 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9(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