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趣自然角
作 者:蔡德芳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滨河幼儿园,江苏 南京 211100)
大
中
小
《指南》中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最佳时机,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班级的自然角播下了春的种子,在搜集的旧鞋子上种了可爱的杨花萝卜。各种豆苗种子竞相长高,瞬间,自然角植物的种类就丰富了起来。为了让这个小角落多一些生趣,我们请进了兔子、小鹦鹉、金鱼和乌龟入驻我们的自然角,有了这些新客人的加入,原先平静的自然角变得热闹起来。 片断一
辰辰从家里带来了一只兔子,这只小兔活泼好动,吃起食物来最是带劲,看着小兔子吃食物时那样地津津有味,孩子们都想亲自喂一喂小兔。有的小朋友还情不自禁地去摸一摸小兔子,蕊蕊边摸小兔子一边对小兔子说:“小兔子,你的毛好软呀,你叫什么名字呢?”然后在一旁兴奋地说:“小兔乖乖,你的名字就叫乖乖吧!”午饭后,欣欣悄悄地跑到饲养区,拿起喂金鱼的食物倒进了兔子的食盆里。正巧这一幕被带兔子的辰辰看见了,顿时大叫并哭着跑到我这里来告状:“蔡老师,欣欣把金鱼的粮食去喂我的兔子了,把我的兔子喂死了,我要让她赔给我两只,一只蓝兔子,一只粉兔子。”欣欣羞愧地低下了头,小声地说:“回家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一只兔子。”兔子吃了小鸟的食物会生病吗?孩子们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都紧张起来。兔子爱吃什么食物?不能吃什么食物?我让孩子们回去问一问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也可以上网查一下资料,做好记录带到班级。第二天,孩子们把家长帮忙搜集的资料都带到班级,做了简单的分享。原来兔子的主要食物有兔粮、牧草、多汁饲料三种。兔子最喜欢吃白菜、生菜叶、莴苣叶、胡萝卜、青菜, 不能吃高脂肪、高水分的食物。孩子们还知道了兔子是不知饥饱的,所以每次喂食要定量、定点。没想到经过喂错食物这件事让幼儿们了解更多兔子的饮食习性了呢。
片断二
早晨入园,晗晗带来了一只小鹦鹉,美丽可爱的小鹦鹉引来了幼儿们的围观,烨烨兴奋地跟小鹦鹉对话:“你好!你好!小鹦鹉你叫什么名字呀?”“它好像还没有名字吧!”我在一旁提醒道。“那就叫它波利吧。”烨烨灵机一动,给鹦鹉想到一个好听的名字。晗晗大叫“哦!我的鹦鹉叫波利。”辰辰在一旁也想靠近看看小鹦鹉,跟小鹦鹉说说话,可总没有找到机会,便悄悄打开鹦鹉的笼子,小波利“嗖!”地一下飞走了。晗晗看着自己心爱的波利飞走了,激动地两眼发红朝辰辰大叫:“辰辰,你是个大坏蛋,把我的波利放走了,你赔我的波利,你赔!”说完大哭起来。顿时教室里充满了对辰辰的谴责声。“嘘,小波利没有飞走哦,它在我们工作坊的树枝上休息呢!不要打扰它噢。”我小声提醒道。顿时教室里一片安静,接着有幼儿窃窃私语:“小波利要找妈妈和好朋友去了,它在笼子里太孤单了。它在树枝上休息,我们不能吵它,不然它就会飞走的。”为了怕吓到波利,班上几个平时特别活跃的孩子今天都特别放低了音量。静静地观察波利的一举一动,这一刻仿佛所有的一切都被这只可爱的小鸟所主宰。
反思
从幼儿的角度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园的自然角不仅为幼儿提供了每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还为幼儿提供了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性的常规性活动区域。案例中小兔和小鸟的到来给自然角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起初幼儿们充满了好奇心,不时地来看小鸟和小兔,还给它们起名字,喂它们吃东西。当知道小兔吃错食物会死时,所有的幼儿都担心起来还回家积极寻找小兔能吃和喜欢的食物。当看到“调皮鬼”把波利从笼子里放走时,孩子们先是愤怒,对他进行谴责,但看到波利并没有离开班级而是在工作坊的树枝上休息时,大家都放低了音量,怕过响的声音把波利吓走了。幼儿们的种种态度和行动都表明它们在内心是爱着小动物的,也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动物。
从老师的角度
在幼儿参与自然角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要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正确地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首先自己要对所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非常熟悉,知道更多养护的知识,才能科学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饲养和种植。另外教师还应该设计有效科学的观察记录表,让幼儿切实地参与观察和探究,从而提高幼儿参与种植和饲养的积极性。
从家长的角度
现在幼儿的家长基本都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比较娇惯,不太会做家务,照顾孩子的事情很多都是由自己的父母包办代替的。照顾自己的孩子都自顾不暇的家长,再让他们假日里多照顾一只动物,他们考虑到自己饲养经验不足以及卫生等因素自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愿意与孩子共同饲养的家长,在饲养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去查阅资料学习一些动物的知识,养成家庭共同学习研究的学习氛围,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意义重大。
成长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如今的幼儿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已经习惯了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关爱,却很少去想关爱周围的人和事。而幼儿园自然角饲养的小动物很显然最初是得到幼儿的喜爱和关心的,幼儿喜欢与温顺的小动物做朋友也是他们的天性。幼儿对小动物的情感必须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强化,他们才能持续去关爱小动物。如果家长态度冷漠或排斥幼儿与动物接触,那么幼儿也会对小动物敬而远之的,因此饲养活动要顺利地开展必须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对动物的关爱和照顾一定要家园同步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而在幼儿园饲养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和小动物一次又一次的接触和互动,渐渐产生一种喜爱之情,了解更多小动物的习性和特点,从而真正让小鸟和小兔成为自己亲密的小伙帮伴。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