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作 者:张万鹏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第一中学,内蒙古 737300)
大
中
小
摘 要:研究证明,物理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生活现象、生活经验的探索,这也从正面体现了物理学习和生活应用之间的关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学生本身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或者熟悉的生活现象,都是教师进行物理教学重要的隐性资源。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挖掘教材中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将课本中的实验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从生活小事入手主动走进课堂,并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更好的去认识有规律的世界。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教学;探究实践
随我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现代化教学理论也在教育持续的研究中得到不断更新与完善。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教学目光固守与学科基础知识的夯实上,还要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从更高层面来研究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教学,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提升思维,激发学生探索学科知识,探索生活的兴趣。
一、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发现物理知识
近几年,建构主义理论被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其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生活中原有知识经验上进行调整与改造,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牛顿因为苹果砸到脑袋而发现了万有引力,法拉第按住脉搏数天花板上灯的摇摆规律从而计算出了摆的规律。他们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了更加深奥的物理规律。教师在进行物理新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课堂,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课程情境,诱导出学生经验加以改造,获取新的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观点和看法,由此获取新的物理知识。
比如,在讲有关“惯性”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出手后的篮球,为什么能在空中继续飞行?这个力的施力物是什么?”在讲解“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时,可以将闹钟装在密封的袋子里放入水中,让学生静静观察,看是否可以听到声音,这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事例,有了这些生活经验的铺垫,学生很容易便能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并自己总结其中的规律,就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含义。
二、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物理的一大作用就是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其更容易对于生活相关的知识现象产生兴趣。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注意时刻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让原本静态死板的课堂有效“动”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参与学习,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其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了有关“测量”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要求学生亲自去测量自己的身高,测量课本的长度,测量家到学校的路程,测量从家里到学校行走的时间,亲身去购买鸡蛋、大米,亲自安装窗户玻璃[1]。在学习了“热学”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和实验来证明铝壶底在烧水时与普通的水壶底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怎样的;研究自己家空调制冷、制热的原因,以及开放时间的长短;了解家具因热胀冷缩带来的损坏等等。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或事物,通过参与实践,亲眼观察,分析思考,体验物理知识,获取实用的真知,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培养学生用物理眼光看待现实生活。
三、在操作中激发生活中的物理思维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迸发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运用物理实验策略可以进行开放式教学,将物理实验思维模式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老师应该倡导多种实验学习模式,可以通过辩论、合作、竞赛等方式为学生们讲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进而让学生将学过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学生在做的同时,本身就是学习。
还是以“惯性”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有关“惯性”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调查自己所在区域近一年的时间里某一地段发生车祸的次数、发生车祸的原因,并通过其原因了解有自己或家人以后应当注意哪些有关的交通规则,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2]。又如:学习“电学”之后,可以让学生借助各种渠道,调查自家一天用电的度数,研究主要是哪些电器造成的电力消耗,这些电器在哪一个时间段的消耗率最高,记录并计算出这些电器有效消耗和无效消耗各占的比例,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讲一讲有关电力消耗合理化解决方案和节约用电的措施,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知识熟练掌握。
结束语
总之,物理学科是与实际生活有着直接联系的学科,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探索不应该仅仅从教学过程所反映的表面现象来进行探究,还应以“生活”为主体,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本源,动手实验,在亲身实践与探索中发现现象的本质[3]。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资源,保证物理实验的新颖性和生活性,让学生们能够在看到实验的时候就感觉到非常熟悉,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效果,为学生日后对物理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应兰. 新课标视域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5):80-82.
[2] 吴海燕. 探析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21(31):137-138.
[3] 闫秋玥,阮红.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探 ——以“生活中的电路”教学为例[J]. 物理通报,2021(6):4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