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图式”与实施策略
作 者:李春玲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第五小学,河北 大城 065900)
大
中
小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能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要符合英语学习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借助图式训练,可以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思维训练,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图式”;实施策略
引言
英语阅读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采用与学生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符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图式教学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分析阅读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教师应增进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合理运用图式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图式理论的内涵
“图式”是指一个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根据图像理论,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思想中已经存在的模式,也就是说,简单地说,人们必须通过将事物与已知的概念和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来理解新事物。就英语写作而言,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头脑中联想到图片时用英语写文章,即单词、语法、语言等。他们过去从写作要求中学到的东西。图论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状图式三个部分,它们与英语写作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精确互动,表明图论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恰当。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图式”实施策略
(一)创设英语学习情境
与可以自由建构的常识相比,英语 是一种必须依赖情境的语言。一旦脱离了现有的语言环境,语 言就很难正确表达,更不用说在交流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了。因 此,创设情境有助于小学生构建相应的图式,并在情境再次出 现时成功激活它。然而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直接影响 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拼读的引入势在必行。根据小学生的 认知特点,在自然拼读教学中采用动画和情境歌曲,使每个字 母在视觉和感知的情况下都非常巧妙地出现,易于帮助小学生 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英语字母自然拼读图式。
(二)围绕主题讨论,促进学生的文本解析
根据英语教学单元的特点,专题介绍对教师进行与专题相关的阅读讨论更有帮助。在话题讨论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口头交流中打开学生的精神思想。如在六年级译林英语“The King's New Clothes”故事板块,该内容选自童话《皇帝的新装》,很多学生了解这个故事。为此,我们在阅读前,以“My favourite story”为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把阅读体验与他们最喜欢的童话、名字、简介、喜欢的原因、他们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人或事物等结合起来同学们喜欢的童话并不都是一致的,但是通过给同学们一个独立的交流空间,可以激发起从故事分享中学习的热情。接着,提出“What story are we going to read today?”“What is it mainly about?”问题,请看看这个故事,打开阅读体验事实上,在阅读之前,学生可以回顾、提炼和理解自己阅读经历中的人物、故事、情景和寓言特征,加强自己的故事学习举措。因此,我们将开始阅读本节的新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运用思辨逻辑和批判性阅读,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课文的分辨率。
(三)丰富图示内容,活跃氛围
阅读是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积累英语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师要运用图式法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活跃课堂氛围。通过丰富图式内容,可以为学生引入更多有趣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对同一类内容产生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教学的进行。比如教学 My classroom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罗列出图示,让学生跟着图示找出文章中的对应语句。对clean the...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名称找出对应语句并说出:clean the door、clean the desk等。当学生掌握短句的规律后,教师再更换展示场景,让学生说一说该短句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学生要逐一说出clean the window、clean the fridge等。在对关键词汇的拓展应用中,学生能逐渐掌握词汇的应用规律,也能让阅读氛围更活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巧用教材插图,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重点。如标题、插图、故事背景、主角、重点情节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视觉思维正在进行,教科书中的插图既直观又便于学生理解。老师要用插图指导学生从插图中开启阅读之旅。在译林英语五年级Unit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时,与Goldilocks相关的插图,表情很丰富,在不同的场景中表达方式不同为此,我们联系了四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围绕插图进行讨论。第一,观察插图,分别就Goldilocks的不同表情进行描述;第二,提出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Why is she happy?Why is she hungry and thirsty?Why is she tired?Why is she afraid?”学生在思考后,我们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思想,总结最有可能的答案,由分组介绍第三,随机挑选几个学生来预测和评价本节的历史第四,引导学生阅读全文验证自己的推论在英语阅读中,灵活运用插图符合学生提问和思考的性质插图本身既有趣又直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分析、演绎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丰富学生的英语阅读体验。
(五)及时组织开展“读写”训练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过程,写作是语言输出和图式化过程。就像阅读一样,写作可以对文章图式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影响。阅读材料实际上是学生的写作模板,在学生初步获得某种结构图式后,可以指导其运用结构图式,尝试写作,巩固图式。如译林版5A Unit3 Our animal friends就是很好的读写结合的范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动物描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描写。一般描写采用总分总结构图式。尝试写总分总段落时,让学生首先确定目标动物,尝试写总句;然后考虑重写动物的主要部分,尝试写分句;最后进行总结。这样要求逐步提高,使图式的巩固和重构付诸实践,降低了学生最终独立写作的难度。
结束语
总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必须以学生的独立经验为基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多种方式为学生构建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深刻理解阅读英语,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慧萍.图式理论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126.
[2]杜惠华.图式理论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4):95.
[3]叶瑞芹.图式理论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与思考[J].校园英语,2018(07):9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