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作 者:杨利娇
(云南省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云南 玉溪 653100)
大
中
小
摘 要:职业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国家提高经济效益作出积极贡献,也解决了生产劳动力浪费的现象,为无条件进入高一阶段学习的学子提供一技之长的就业通道,为社会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再深造机会,职业教育需要被重视和关注,未来发展也需要一个更加完善有价值的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作用会更加凸显,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
所谓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和输送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从事基层生产工作,打牢实体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度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和替代,为适龄而没有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避免他们流入社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但是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关键途径,需要青少年付出更多的努力,认真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更好的回馈社会和家庭。
二、职业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各种专业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技术型人才,同时也解决了广大群众期盼的就业和生计问题,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有着现实的意义,培养专注于个人职业的技术型人才,获得某岗位需要的职业基本条件,为社会岗位培养人才,使受教育者快速成长,能够尽快成为某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2018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仅中等职业教育2020年就达到2350万,目前,中高职在校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了进入社会,成就自我的通道;给予成绩不好的学生,上不了高中和大学的孩子,提供了再教育的机会;也为被迫下岗,或者即将上岗的人士提供了谋生的空间。职业教育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助器,使群众获得劳动技术技能,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一种教育方式。
当今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就业人才,社会上成人职业教育方兴未艾,职业培训,也在各地蓬勃兴起。目前一线城市为各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市场,但随着各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一线城市的布局逐渐完善,未来一线城市仍因职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增长将会趋于平稳;武汉、郑州、南京、合肥、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由于聚集了较多的高校和专科学校,毕业生及就业需求人群庞大,市场空间较大且增速较快,是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扩张的重要方向;三四线城市目前尚未成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关注重点,但部分三线城市因其拥有大量毕业生和职业产业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职业教育培训公司新的扩张方向。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种技术人才,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目前出现的一种现状就是,高校人才层出不穷,而高职技术专业人才非常短缺,导致许多大学生就业困难,而技术型人才却千金难寻。由于教育模式的原因,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但是无可厚非的是,职业教育在未来会继续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国家也会越来越重视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就业,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会出现新的趋势:
(一)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再次强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这充分说明在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会成为跟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教育内容,不再是人们所认知的考不上高中(大学)才去读职校,相反,在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下,会有更多人主动选择读职业学校,会有更多人投身职业教育。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各类企业都在深化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设备在企业的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技术设备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从近年的企业用工情况看,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招用工的重点,有报道说,技能型人才更受企业的欢迎,首次就业的工资待遇甚至高于同届的大学毕业生,个人的发展也有更多的机会。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扩展,将改变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二)职普融通将进一步推进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既要纵向贯通、自成体系,也要和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协调发展。无论在课程共享还是学生流动层面,都将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借鉴。职业教育轨道学生与普通教育轨道学生,在升学、求职、工作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也将享有更平等的机会。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正在推进中高衔接和中本贯通,普通高等教育也在引进职业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调整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国家层面也在推进部分普通高校向职业教育方向转变,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制造型大国向创造型大国的转变,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基础。
(三)产教融合更加深入
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必然成为主流的趋势,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实习机会和教学资源,为企业培育技术人才储备,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实现人才的无缝衔接。
从企业对用工的需求来看,有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更受欢迎,但我们的职业教育闭门搞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没有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政策的支持力度也较小,另一方面学校受各种因素制约,不能有效和深入的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短期、个别和阶段性层面,中国要想坐稳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并向创新型国家转变,必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政策导向,改变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深化合作机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学校和企业的全面深入合作,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四、总结
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职业教育促进优化经济结构输送基本人才,助力与保障了毕业生、社会就业和失业人员的就职途径。职业教育下的高端技术人才也必将成为社会上更行各行需要的人才,甚至需求量超过高校学子。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提高职业教育本身的价值迫在眉睫,职业教育将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群众带来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于禾,李峻.“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20(03):24-30.
[2]何翠云. 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机遇[N]. 中华工商时报,2021-04-19(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