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课堂进行针对性辅导的策略
作 者:唐玉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浙江 杭州 311115)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生彼此之间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其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知识层次和水平上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在进行教学辅导时要尊重和重视这种差异,因材施教,从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针对性;教学辅导
前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总是采用“一刀切”,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教学质量并不理想。每个班级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有所区别的,他们针对同一个问题,其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那么在作业和课堂表现上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人数较多的班级,这种差异就会更加明显。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打好数学基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一定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从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提高,让优等生和学困生都能有所进步,最大限度地缩小他们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针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辅导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计算是基础能力。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计算基础,在以后的初高中学习中才能更加顺利。但是很多学生往往计算能力很差,错误频出,不是粗心犯错,就是掌握不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导致多走弯路。所以,老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来进行辅导。首先,要注意给学生讲解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原理,实际上就是要利用规律来进行计算,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8、7、6加几”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10加1等于几?10加5等于几?等到学生回答出来以后,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快就可以回答出准确答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家的思考过程,在解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10加上几就是十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凑十法”,那么我们所要学习的问题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解答。例如8+5、7+9、6+8,这三个问题该如何解答呢?首先,我们要思考怎样变成10加几呢?经过观察会发现,我们可以把5、9、8拆开来计算,如写成8+2+3、7+3+6、6+4+4,分解之后再去计算,就会运用到10加几的方法了,这样计算就会很简单,很快就能得到答案。通过对知识生成过程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对整个过程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掌握其中的规律,降低计算难度。其次,要优化计算方法。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很多种解法,只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方法有所限制。老师在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小学生来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采用的往往都是数手指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十以内的加减法是适用的,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很容易出错。所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老师要注意对计算方法的优化更新,找出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计算。
二、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辅导
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就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数学规律,学好数学。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概括推理能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老师在教学时要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来概括问题规律。例如在学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一些小棒和两个盒子,在课上,询问学生:一个盒子里放入13根小棒,另一个盒子里放入5根,两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把盒子里的小棒分成10和几的数量,这样就会很容易得出结果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凑十法。通过这种直观的方法,得出本题的计算规律,然后去分析总结推理出类似的题目规律,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其次,教师要辅导学生掌握应用题结构。应用题在后期的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所以,在辅导应用题时,要注意题中的数量关系,注意把握应用题中真正有用的信息,从题目中找出对应的知识点和数量关系,避免形式上的干扰。在辅导时,可以给学生总结出应用题的各种类型,归纳出不同的结构,针对不同类型来举出相应的例题,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类型之后,遇到同类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三、针对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辅导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每个班级里有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也有学习暂时落后的学困生。由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接受能力相对薄弱,成绩较落后,往往得不到重视和理解。再加上数学本身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学困生来说,如果一直没有进步,理解不了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和自卑感。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对学困生的辅导也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1.课堂上有优先发言权,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2.作业尽量面批,可以选择星级题分层次完成;3.让他们自己在班内找一个学习榜样,平时可以向榜样请教问题,也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我们教师在面对学困生时要有比平常更多的耐心,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激励,同时,也要给学困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表现机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多总结一些适合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进步向上,从而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是有所不同的,学习成绩落后不代表他们的能力就差,他们只是缺乏针对性的辅导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老师要多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丽燕.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J]. 新课程·中旬,2018(3):215.
[2] 李贤明.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J]. 考试周刊,2018(38):88.
[3] 顾娜. 探究小学数学针对性辅导策略的应用[J]. 文渊(小学版),2019(10):357-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