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吹塑版画的趣味性应用
作 者:高明飞
(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广东 526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在小学教学中也越发重要。其中,吹塑版画因为利用吹塑纸进行绘画、拓印制作的特点,体现手工与绘画创作结合应用的优势,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本人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从沉浸式教学、动手拓印和创建和谐氛围三方面进行分析,试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展吹塑版画的趣味性应用。旨在充分利用吹塑版画的优势,让美术教学在充满趣味性的氛围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高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吹塑版画;趣味性
引言
在当前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高效的教育措施来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能够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发展和提升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培养孩子在美术方面的能力。学校中艺术类的兴趣课程也有相当占比,美术教学作为一类融合多样化色彩、丰富构图、动手制作、各式模型结构的课程,赢得了不少小学生的喜爱。
美术新课标总目标里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艺术类方面的课程体系教学,仅美术类便开设了6个的兴趣社团,吹塑版画社团便是其中之一。吹塑版画是近十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美术教学课程之一,通过吹塑版画教学,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性,训练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在美术教学趣味性的应用中,也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1]。
一、吹塑版画概述
吹塑版画即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的一种针对小学生发展特点的儿童版画,是绘画艺术领域中融合手工和绘画的一种绘画创作方式,其制作与特色性的吹塑版媒介物密不可分。同属版画的木刻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类型则因制作方式和媒介物的不同而大有区别。吹塑版画一般要经过绘版、刻版、上色、拓印这四个环节,因制作过程较为简单方便,容错率也比较高,加上它既能进行绘画创作,也能动手操作的特点,让孩子们能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在绘画中培养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在玩乐中激发学习兴趣。
二、吹塑版画在美术教学的应用
将吹塑版画应用到常规的美术教学课堂中,吹塑版画的操作流程一般如下:首先在吹塑纸上创作所要绘画的稿图,可利用的工具有铅笔、圆珠笔绘稿,接着对稿图进行修改,增画纹理,然后在其吹塑版画运用水粉颜料上色或涂刷版画油墨,最后对此绘画版进行拓印。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绘版、刻版、上色、拓印等过程在完整示范一到两遍后,学生基本可以自主完成。中间的刻板过程中,因吹塑版轻薄的缘故,各年龄段学生在操作能力上会有所不同,刻版线条的轻重程度会决定了最终效果的呈现的不同。因此对吹塑版材质要求是密度越高越好,刻画工具要求的铅笔与圆珠笔需要笔尖较粗才能刻画清晰的线条。学生在吹塑版画的上色的步骤过程,有的是单色版画,则只需在吹塑版上用滚筒来回刷墨,有的需要选择和调配色彩,根据吹塑版刻画图案用水粉颜料的工具来完成。在这项创作动手过程中,学生们会有丰富的视觉、触觉体验,能够一边运用版画工具和多样化的色彩,一边操作吹塑纸、画笔、滚筒、颜料等工具;也有充分的听觉、知觉认识,孩子们一边能自主创作,一边交流探索,这样的过程提升了他们思维创造力与空间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教授吹塑版画,既以其乐趣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又以其综合素质培养的优势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对美术教学的有效教学有着重要意义[2]。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吹塑版画的趣味性应用
(一)沉浸式教学,在学生的认真操作中开展美术教学
创作吹塑版画的各个步骤非常紧密,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对下一个步骤的操作乃至最终效果的呈现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创作者要有足够的认真态度。教师创设沉浸式的教学氛围,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引导、教学安排,让学生在吹塑版画的整个创作活动中都能沉浸于创作本身。在认真的态度中收获汗水和努力的成品,提升综合素质[3]。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根据学生当前素质和待发展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对每节美术课的重难点和要点都进行预先设计,力图构建出有趣而又认真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沉浸在吹塑版画创作的氛围中。于是,学生们依照预先安排的主题,进行版画的绘画创作,认真地用圆珠笔或铅笔在吹塑版上刻出走向各异的粗细线条,纹理图案等刻画,这样边揣摩思考,边选择如何在整体画面上体现肌理效果,运用色彩搭配,在颜料的调和和色彩的搭配中调制配比成他们想要的效果。这样认真完成的版画作品,其中凝聚的是学生的思想和劳动成果,也是他们美术创作能力提升的结晶。
(二)动手拓印,在手脑并用中开展美术教学
拓印操作需要在刻画好的吹塑纸版刷墨或涂颜料,再拓印到卡纸或版画纸上。成品效果既取决于刷墨的力度和油墨的用量或水和颜料的配比,也与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操作有关系,由于刻画时线条的有粗有细,会直接影响颜料在画面上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动手、反复操作,在思考和探讨的前提下再进行颜料的调配或用墨量的多少。尽管有时候因颜料浓厚使得图形线条较为模糊,或者因颜料过稀而难以拓印出色,但最终仍然能够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下不断改进拓印效果。刚开始学习时学生动手拓印的能力往往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指点引导和同学间的交流改进,这时教学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整合信息改进措施,以手脑并用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拓印能力,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过往教学中,我会先对学生重点讲解油墨的用量,推开油墨和刷墨的力度与次数,水的配比的重要性和基本操作方法。一张吹塑版画可以进行多次的反复拓印,所以学生在多次尝试调色、上色、刷墨的不断改进中,便能自己找到不足之处。在学生拓印效果不好时鼓励他们与同学互相交流,在讨教和集思广益后再进行一次次的尝试,最终学生们通过改进得到最理想的调和水与颜料配比的方法,并在应用中提升思维和操作能力。课程的最后阶段学生一般都能够在改进尝试后得到画面清晰、颜色饱满、色块均匀的版画作品。这也极大提升了学生们对美术学习更高的积极性,逐渐在学习、操作中培养爱好,养成高品味审美。
(三)和谐氛围,在同伴的交流合作中开展美术教学
在创作版画的过程中,小伙伴的交流合作对创作成果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当塑造和谐的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沟通、合作中进行更快乐的创作。有时候我们可根据画面大小需要,分小组进行共同创作,让学生自主分工、共同完成作品。对他们创作的吹塑版画,设计班级内的小评比或优秀作品赏析,在这样的小型竞争、求胜压力下,学生们纷纷在创作中献才献智。在拓印过程中共同商量用什么颜色来表现主体,谁来涂颜色,谁来拓印。这样合作完成,既让学生进行高效创作,又让他们之间形成合作默契。当创作完成后,学生看到合作创作的作品,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吹塑纸版画是传统版画在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种延伸和发展,版画对于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至关重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创作吹塑纸版画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更有助于我们培养小学生乐学尚美的优良品质。
结语
版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吹塑版画在我国也发展了30多年的时间,其制作材料轻便,操作性强,容错率高的特点,是美术老师广泛应用到日常教学中的原因。本文介绍了吹塑纸版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过程和方法,其趣味化应用措施能够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培养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希望在今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能通过吹塑版画的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艺术之美,同时也为我校小学美术教学更好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玩—拆—做—赏”有效教学模式初探——一节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启示[J]. 张荣. 小学教学参考. 2011(18)
[2]农村小学美术课堂开展“生活情趣化”吹塑纸版画教学研究[J]. 余慧骊. 学周刊. 2014(23)
[3]少儿版画教学在乡村美术教育中的策略探究[J]. 王玮,孔倩倩.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1)
|